送释存游苕川兼怀子昂学士

吴兴山水邦,杳蔼云气萃。

冈峦抱萦回,溪流泻清驶。

逍遥烟中客,缥渺云际寺。

振锡赴幽寻,揽袂接遐契。

是时秋正中,旷朗天宇霁。

明月射神珠,光彩难自閟。

渔歌和遗音,茶经诧幽事。

欲从烟屩游,苦为尘鞅系。

缅怀金坡英,归来云壑媚。

采采白蘋花,因风为遥寄。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兴山水秀丽之地,云雾缭绕聚集。
山峦起伏,溪水清澈奔流。
闲逸的旅人悠然于烟雾中,云寺若隐若现。
手持锡杖探寻幽深,携手共赏远方的默契。
此时正值秋季正中,天空开阔晴朗。
明亮的月光洒落如神珠,光芒耀眼无法遮掩。
渔歌与古音交织,品茶时惊叹着隐秘之事。
我渴望随烟雾漫游,却被世俗束缚。
怀念金坡的英雄,归来后只想沉醉在山林的美景。
采摘洁白的蘋花,借风传递这份遥远的思念。

注释

杳蔼:形容云雾弥漫。
萦回:环绕曲折。
振锡:持锡杖行走,指僧人出行。
旷朗:空阔明朗。
閟:隐藏。
茶经:唐代陆羽所著的茶学经典。
尘鞅:世俗的牵绊。
缅怀:怀念,追忆。
采采:形容众多或茂盛。
蘋花:水上浮萍,象征漂泊或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兴地区山水的秀美与宁静,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水清澈。诗人逍遥于山水之间,探访寺庙,与志同道合者交流。秋天的天空晴朗,明月如神珠般照耀,伴随着渔歌和茶香,增添了诗意。然而,诗人却因俗务缠身,无法尽情游历,只能怀想金坡的英杰,以及归隐山林的惬意。最后,诗人借采白蘋花寄托对友人的深情,表达了对释存游苕川的送别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重玄寺旃檀林桂花

有桂生祇园,团团拥旌盖。

灵根挺盘错,翠色深晻蔼。

疑从鹫峰移,迥与峨石对。

商飙动阊阖,夜气凝沆瀣。

清芬弥六合,芳意函纤芥。

华飘广寒府,金布如来界。

天空氛翳灭,囧囧凉月挂。

幽人夜禅起,净想须脱解。

清游时独行,真赏聊自爱。

妍华易销落,徒抱贞心在。

苍鸾宁复来,临风发深嘅。

形式: 古风

寄友

山中太玉子,比日复何如。

自恨数年别,无因一寄书。

江湖惊老大,日月暗销除。

会晤无期在,凭诗问起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天与清香台

芳园矗层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芳忽吹来,妙契心自足。

维皇岂虚畀,真意盖有属。

夜阑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昽晓光旭。

形式: 古风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

泄云蒙朝日,微雨沾庭除。

幽人掩关卧,门外无来车。

曹子别经岁,枉道过我庐。

谓余抱文艺,胡为守乡闾。

余曰匪高尚,褊性涉世疏。

上奉白发亲,馀暇读我书。

岂如叔时甫,妙年美名誉。

词华烂絺绣,问学滋新畬。

奉子一卮酒,聊为谭斯须。

威凤翔高阁,逸骥腾云衢。

及时树远业,临事毋踟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