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厚卿乞移水仙花

翠叶亭亭出素房,远分奇艳自襄阳。

琴高住处元依水,青女冬来不怕霜。

异土花蹊惊独秀,同时梅援失幽香。

当年曾效封培力,应许移根近北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翠绿的叶子挺立在白色的房屋外,远看它的奇特艳丽来自襄阳。
琴高居住的地方原本就靠着水边,青女神仙冬天也不怕霜寒。
异乡的花径上,这孤独的花朵显得特别出色,同一季节的梅花失去了幽香。
当年我曾效仿封培之力,希望能将它移植到靠近北堂的地方。

注释

翠叶:形容叶子颜色翠绿。
素房:指白色的房子,可能象征纯洁或朴素。
琴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青女:神话中掌管霜雪的仙女。
异土:指不同的地方。
梅援:梅花的香气。
封培:比喻栽培或培养。
北堂:可能指屋内的一处重要位置,也可能象征家庭或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以水仙花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花卉的欣赏和对友人厚卿的恳请。首句“翠叶亭亭出素房”,形象地刻画了水仙花叶片的碧绿与花朵的洁白,犹如亭亭玉立的佳人走出素色的闺房,清新脱俗。次句“远分奇艳自襄阳”则赞美了水仙花的异域风情,暗示其来自襄阳的名贵品种,花朵的奇特艳丽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句“琴高住处元依水”,借用了琴高仙人的典故,寓意水仙花如仙人般亲近流水,生命力顽强。第四句“青女冬来不怕霜”进一步强调了水仙花在寒冬中傲霜斗雪的坚韧品质,即使冬日严寒也无法削减其芬芳。

第五句“异土花蹊惊独秀”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在异乡绽放的独特魅力的惊叹,它独自在花径中展现风采。第六句“同时梅援失幽香”将水仙与梅花相提并论,虽然梅花香气淡雅,但水仙的香气似乎更胜一筹。

最后两句“当年曾效封培力,应许移根近北堂”,诗人回忆自己曾为水仙付出照料之功,恳求厚卿能允许他将这株水仙移到自家北堂,以便随时欣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赞美了水仙花的美丽与坚韧,又流露出诗人对花卉文化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深厚。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寄袁州仲文兄

前日都门尽鹢飞,秋风执别泪交颐。

清朝远谪庸非命,直道终申自有时。

佳句应因子卿赋,胜游仍共鹡鸰期。

宜春台上春归早,谁伴花前酒一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公时遗石榴

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公美侍郎赋诗见诒次韵答谢

哭兄悲友老来情,默默终朝究道精。

双毂幸回贤者驾,一觞聊展故人诚。

身随风力常无住,辩若河源每自倾。

早晚东城见华屋,与君垂白话无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六弟亲诣松楸时祭

上冢还家古所荣,白头今日倍伤情。

怀今又出高阳里,夹道争看太守旌。

应念少游尝有语,可能疏氏独高明。

昔湖水色清堪濯,毋使尘埃久污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