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老胸襟玉雪清,逃禅画里著茅亭。
个般雅淡须吾辈,俗子何曾有半星。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景象。“此老胸襟玉雪清”表明这位老者的心性纯洁如同玉雪一般清澈无瑕。"逃禅画里著茅亭"则形象地描绘了老者逃离尘世纷扰,选择隐居在一幅画中,或是在现实中建造了一座茅草覆盖的简陋小屋,用以修行或养性。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老者高洁脱俗生活态度的赞美。
"个般雅淡须吾辈"一句,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一种自我要求,即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位老者那样的雅致淡泊。最后“俗子何曾有半星”则是在强调世间俗人难以企及这种精神境界,即使是最微小的光辉(半星)也不曾拥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超凡脱俗、清高雅淡生活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追求和自我修养的一种渴望。
不详
翠屏珠幌水沉烟,日日春风醉筦弦。
得似南湖老渔隐,短蓑铜斗白鸥前。
峭峰顶上著危亭,四面山开云锦屏。
秾淡浅深多变态,天公浪费几丹青。
倚阁南湖一钓舟,西风将梦到乡州。
蛙蝇名利苦多事,薄有田园归去休。
全家索米又边头,冷落南湖一镜秋。
了却眼前儿女债,买蓑烟际伴闲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