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这是一首描写客人离去后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句。"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表达了客人一旦离开,周围环境似乎也随之发生变化,云散去,山中只剩下明亮的月光,这种描写给人的感觉是孤寂而静谧。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竹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不需要参与世俗的纷争,他的心灵就像竹林中的清风那样自然纯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修养和文学成就的肯定。"骨法"比喻为人的品格和气质,如同高洁不染;"凌烟"形容超脱尘世之上的高雅;"家声"指的是家族的名望,而"鼓瑟篇"则是说诗人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
最后两句"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迫切感。他希望能够像古代忠臣叔季那样,为国尽忠,即使是个人也要急切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期国家能早日中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历史担当。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惜别梅花雨,来归荔子秋。
江帆成昨梦,云峤忽重游。
共喜身长健,宁论客久愁。
殷勤老居士,更为宝峰留。
坎壈如公莫怨天,谪居端是坐无毡。
时来要自有归路,客散不妨频醉眠。
云气久能浮蜃屋,雨声殊未透龟田。
回思风雪围炉夜,何处联裘拥木绵。
林表登层阁,秋声隐暮钟。
鸦归苦竹寺,雨闇乱云峰。
屡乞留新句,重来访旧踪。
松门罕车马,似喜老夫逢。
王郎胸次郁峥嵘,凿牖开轩不浪名。
疾世政须论石友,绝交今已见方兄。
我曹自笑真同病,吾道谁当为主盟。
但得此心如此老,故人宁复负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