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鳊。

采荇兼登俎,施罛不贵钱。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

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城角边的汉水宽广无垠,正好捕捞河中的槎头鳊鱼。
一边采摘荇菜,一边准备摆上宴席,捕鱼并不看重金钱的多少。
江上的船帆在风中飘扬,竹屋外雨声连绵不断。
必定会有刻着青苔的石碑,流传下来讲述这些美好的事。

注释

城隅:城的角落。
汉水:长江支流汉江。
阔:宽阔。
槎头鳊:一种淡水鱼。
采荇:采摘荇菜。
登俎:摆上宴席。
施罛:撒网捕鱼。
贵:看重。
江帆:江上的船帆。
风势美:风力适宜。
竹屋:竹制的小屋。
雨声连:雨声连续不断。
苍苔碣:长满青苔的石碑。
好事:美好的事迹。
传:流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胥员外任职复州景陵尉时的环境和生活情景。首句"城隅汉水阔"展现了汉水在城边宽阔的景象,暗示了地方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正足槎头鳊"则点出当地渔业资源丰富,以鳊鱼为代表,生活富饶。

"采荇兼登俎"写出了渔获的丰富,不仅捕鱼,还将荇菜等食材一同准备,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丰盛。"施罛不贵钱"进一步强调了物产的丰饶,捕鱼并非为了追求财富,而是出于日常所需。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两句通过江上的帆影和竹屋中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和享受。最后,"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寄托了诗人对这段经历的美好记忆,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被后人记住,成为佳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胥员外任职之地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

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

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

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

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

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茶灶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荆山

和楚人,兹楚地。泣玉山,无所记。

但见楚人誇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

傥有鬼,定无足。

形式: 古风

草木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坰。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