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溪归泛舟湖上晚景奇绝和散原作

西溪暝烟送归客,艇子落湖风猎猎。

芦花浅白夕阳紫,要从雁背分颜色。

颓云掠霞没山脚,一角秋光幻金碧。

欲暝不暝天从容,疑雨疑晴我萧瑟。

忆看君山元气中,沧波一逝各成翁。

请将今日西湖影,写入生平云梦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溪后傍晚泛舟湖上的景象。"暝烟送归客",暮色中的炊烟仿佛在为归人送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艇子落湖风猎猎",湖面微风吹过,船儿摇曳,声音清晰可闻。

"芦花浅白夕阳紫",诗人捕捉到芦苇花与夕阳交织的色彩,白与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雁背分颜色"则借雁阵的背景,进一步突显了这种色彩层次。"颓云掠霞没山脚",乌云掠过天际,映照在山脚下,增添了动态感。

"一角秋光幻金碧",秋日余晖如金色宝石般璀璨,照亮了一角天地,给人以奇幻之感。"欲暝不暝天从容",天色渐暗但又未完全昏暗,表现出时间的微妙过渡。"疑雨疑晴我萧瑟",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景色相融合,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思索。

最后,诗人回忆起在君山的时光,感叹岁月流转,自己与友人都已老去。他希望将今日西湖的美景,融入自己的人生记忆中,成为永恒的诗篇。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和塔

铃语层层风雨寒,支筇人老怯凭栏。

之江到此霸图尽,病雁横空来日难。

肯与西湖作屏障,可容东海镇狂澜。

潮痕不没云栖路,佛火樯灯夜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雪后偕苍虬入灵隐寺同赋

灵山一夜雪,万象立于定。

入门玉交柯,负重松逾静。

冻溜不挂檐,万瓦皆明镜。

石佛垂白眉,披烟露寒陉。

滉淆洞牖开,幽极得鸟敬。

掩关千层云,破寂一声磬。

上接惟鸿濛,俯瞰穷究竟。

见净不见土,所见非佛性。

拄杖我归来,无土亦无净。

形式: 古风

丁巳初春至狮子峰

山居适山性,趣与游观别。

斟酌物外情,阴晴含悱恻。

峨峨狮子峰,匿影万山窟。

瓮底海潮音,烟中古苔色。

泉响不到门,顿觉声闻灭。

山僧惊我老,惘惘成今昔。

龙泓荇藻横,人生事如发。

自性本不存,去住空皮骨。

忍作无情游,拄杖随所适。

谷口渐通樵,人家枕斜日。

春风入云隙,炊烟相与白。

暝色认茅檐,厨香笋可食。

形式: 古风

四月初六夜同病山泛舟鉴湖

柔橹轻鸥外,花明柳暗天。

一春能几日,双鬓各衰年。

欹枕山如幄,推篷月满肩。

渺然沧海思,清夜断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