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与鼎臣游龙门寺

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初次感叹来访或许并非深重,十年轻易又再相逢。
墙壁上的旧迹被轻轻尘土覆盖,内心深处对初始纯真的坚守在悄悄受侵蚀。
冬日座位上的酒带来温暖的感觉,屋檐下的梅花展现出坚韧的寒冬姿态。
半醉时分,僧人无需煮茶,山间的云雾足以涤荡胸襟。

注释

初:初次。
叹:感叹。
未必:不一定。
重:深重。
等闲:轻易。
十载:十年。
又:再次。
相逢:相遇。
壁间:墙壁上。
故迹:旧迹。
尘轻涴:被轻轻尘土覆盖。
物外:内心深处。
初心:初始纯真。
病暗攻:在悄悄受侵蚀。
坐上:座位上。
酒生:酒带来。
冬暖意:冬日温暖的感觉。
檐前:屋檐下。
梅弄:梅花展现。
岁寒容:寒冬姿态。
半酣:半醉。
僧不须:僧人无需。
烹茗:煮茶。
山云:山间的云雾。
荡胸:涤荡胸襟。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题为《再与鼎臣游龙门寺》。诗人以初次感叹相聚不易,十年后意外重逢起笔,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及墙壁上的旧迹已被轻轻尘土覆盖,暗示岁月流转,而诗人对初心的坚守却在默默受侵蚀。冬日里,围炉饮酒带来温暖,檐前梅花虽处严寒却依然傲骨,展现出坚韧的品格。诗人半醉时无需僧人烹茶,因为山间的云雾足以涤荡胸襟,寓言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洗礼。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桩。

呵剑驱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形式: 五言律诗

吉之南门外见木芙蓉烂开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形式: 古风

同张随州赋会稽朱子荣席上丹桂

月娥施朱小留残,天风吹上桂树端。

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馀丹。

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剟与凡世看。

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

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

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

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不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向察推檄至会昌赋所怀呈似(其二)

惟此溪山恶,其它州县无。

岂期公肮脏,而为我驰驱。

钱谷岂馀事,音容非故吾。

史君如问细,为道费枝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