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湖源回展叔颖书颇及往岁经行暨诸同志赏梅花之一笑急景相催又复几年感而有作因寄叔颖并呈子楚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回忆起昨天,我曾漫步在越溪边,那时梅花正盛开。
连续多日饮酒作乐,我们吟诗唱和了许多篇章。
静静地欣赏着梅花,它的清雅只有自己能体会。
谁能帮我寄托这份愁绪,诉说我已两鬓斑白。

注释

忆昨:回忆起。
越溪:古代地名,可能指浙江绍兴的越溪。
官梅:官家种植的梅花,可能指的是公共园林或官员庭院中的梅花。
正发时:正当盛开的时候。
追随:跟随。
连日:连续多日。
酬唱:互相作诗应答。
几篇诗:几首诗。
淡伫:静静站立,凝视。
看人意:观察别人的心意。
清香:梅花的香气。
许自知: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凭谁:谁能。
恨:愁绪,哀怨。
寄:寄托。
鬓成丝:形容两鬓斑白,暗示年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越溪举行的赏梅花宴会,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诗中“官梅正发时”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梅花盛开之际,常用来象征高洁与纯净。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朋友们畅饮交谈,并且互相赋诗酬答,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常见场景,展现了一种文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表达了在赏梅时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观察他人的神态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而那清新的梅花芳香,则是无需言语,天然而然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感受到。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则流露出一丝哀愁,诗人可能在这美丽的场景中,不禁思念远方的亲朋好友,或是因为时光易逝而产生了淡淡的忧伤。"鬓成丝"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头发渐渐变白,岁月匆匆。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以及对人生易逝、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如晦以诗送蕙一本以诗谢之

幽芳不弄妍,人意自推先。

比德人间愿,同心事外贤。

香因天力与,名自楚词传。

桃李多颜色,相逢不敢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忻村被酒归失方竹杖

我贫难致远,得此有夤缘。

弟为兄身老,书来意已传。

扶衰惟献直,入手不随圆。

偶向醉中别,如何不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至法海寺

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

偶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

岁熟役车容借客,闲来崖寺可开颜。

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观击食

结习慕金仙,西方省问禅。

时分四季社,报积后生缘。

念恋期无问,辛勤已有年。

会缘如有约,此理自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