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活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变化所带来的无奈。
"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一句,诗人指出了自己曾在埇桥附近拥有产业,但如今已是离别,二十年的时光就像落叶般飘逝。这里的“抛来”表达了一种轻松放弃的态度,实则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情感。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两句,则描绘了环境的改变和人们关系的重新排列。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的重组。诗人通过“改移”和“变换”,传达了一种被动适应的感觉。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两句,反映了现实中的经济状况。尽管有田地要缴纳税收,但自己的亲族兄弟却仍生活在贫困之中。这表明了即便是有产者,也无法完全避免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困境。
最后,“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曾经拥有但如今已失去的产业的一种无力感。这里的“田园何用问”,既是对过去产业价值的怀疑,也是对现实状态的无奈接受。"强半属他人"则更深化了这种无力和丧失,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甘和哀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变迁,抒写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化时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感慨。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沈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水斋岁久渐荒芜,自愧甘棠无一株。
新酒客来方宴饮,旧堂主在重欢娱。
莫言杨柳枝空老,直致樱桃树已枯。
从我到君十一尹,相看自置府来无。
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
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
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
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