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归书怀

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脩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闲居三十年,每日与树木石头为伴。
傍晚时分,阳光明媚,我搜寻采集,连樵夫渔人都不放过。
大自然慷慨赠予,朋友们纷纷送来推荐信。
我恭敬地接受圣明的诏令,婉言告别乡村生活。
面对贫困,我不自量力,贫困嘲笑我的无能。
走在京城附近,迎接我的官员车辆众多。
见到老朋友,他们都惊叹我瘦弱衰老。
我毫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只因内心昏庸愚钝。
宴席上辨认不清旧识,写字时也误写新内容。
众人皆可看见,一句真话并非虚假。
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就不要离开田园回归都市。
即将离去,踏入修道之门,步履艰难却直指天路。
我深深担忧视听错乱,疯狂的情绪更加肆意。
我向天倾诉真实情感,高歌一曲,表达归乡之意。

注释

投閒:闲居。
木石:象征自然。
甄收:挑选、接纳。
交荐:互相推荐。
婉娈:婉转、依恋。
臞:瘦弱。
气昏愚:昏庸无知。
迷旧识:辨认不清旧相识。
浩歌:高声歌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投閒三十年,日与木石俱”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体会。他与自然界的物品共同经历了三十年的时光,这种感受是非常沉重和复杂的。

接着,“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诗人在黄昏时分,忙于收集柴火,准备夜晚的生活,这反映了他当时的艰难处境。而“洪造赐甄收”可能是在描写官府中的盛况,与诗人的困顿形成对比。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诏令的恭敬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诗人通过对寒冷和贫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楚,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繁华盛世的景象,与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诗中这几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感慨于旧友难寻,甚至连回忆都变得模糊不清,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惜。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去去入脩门,蹇步接天衢。”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告诫自己要有所觉悟,不再沉迷于过往,而是要向前看,以一种新的态度进入生活。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诗的最后几句,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挑战,以及他对于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昔谒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舌在不敢语,冥默疑心讪。

咸阳贵公卿,高门拥旗幡。

牵犬上蔡门,回首涕空潸。

积骸草木腥,流血川原殷。

所以三君子,决去披榛菅。

不以寸草荣,易我白日閒。

徘徊兹山巅,放荡紫翠间。

数穷会有归,山空水潺潺。

高风起遐想,往躅芬芝兰。

想此弄明月,想此发清弹。

兹坛梯玉京,兹台凝金丹。

群仙或朋来,洞户敞幽关。

缥缈钧天奏,依约云旗翻。

古涧会流泉,点笔依石阑。

遗墨堕中流,染此乱石黫。

世情喜虚诞,诳记谁能删。

峭壁起道边,雨湿苔藓斑。

剥藓访旧题,岁月犹班班。

当时往来人,逸翮超笼樊。

应期后千载,绿鬓炯朱颜。

御风游汗漫,骑鲸出颓澜。

或乘白鹤归,翩跹从妖娴。

寥寥竟谁成,遗迹空浩叹。

愚生百世下,逐妄笑冥顽。

幽寻昔未极,云卧衣裳单。

杖屦陟层巘,此怀今未阑。

矧闻廊庙议,出师锐除残。

将军贾馀勇,弭节期白檀。

已觉赋敛频,更恐戍役烦。

圣主哀元元,络绎宽诏颁。

官守孤王明,根节滋吏奸。

拟追三君游,物表寄衰孱。

彼美江夫子,拊字周茕瘝。

宁甘催科拙,不使杼柚殚。

坐令句曲天,忘此世道艰。

傥许占一丘,结庐树墙藩。

渴饮玉井泉,饥挹朝霞餐。

永无垂老别,宁忧行路难。

寄书新过雁,一诺未应悭。

形式: 古风

走笔谢王去非遣馈江鲚

环坐正无悰,骈头得嘉馈。

鲜明讶银尺,廉纤非虿尾。

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

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

河鲀愧有毒,江鲈惭寡味。

更咨座上客,送归烦玉指。

饤饾杂青红,百巧出刀匕。

翩翩鹤来翔,粲粲花呈媚。

颇疑壶中景,髣髴具盘底。

又疑三神山,幻化出人世。

更于属餍馀,想像无穷意。

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厚赐何可忘,因笔聊举似。

形式: 古风

运河行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

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

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

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

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

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

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泄。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

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

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

丰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

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

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

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

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

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

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

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

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

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形式: 古风

和丹阳徐文度令君

微生叹数奇,衰疾久见面。

遥闻乡大夫,今日潘怀县。

列宿罗胸中,可但书万卷。

抚字究衷曲,诛求无俗见。

已多钟子知,且上北海荐。

顾以疾自歉,往见身如绊。

缅想沧浪台,吏退足清燕。

诗坛建旗鼓,来往纷俊彦。

未修维梓敬,徒起临渊羡。

邂逅得披承,英风起衰懦。

腼颜谢不敏,多言几诞谩。

归来饬泓颖,秋暑尚严惮。

居然得新诗,大篇惊趣办。

瑟缩缀苦语,缄题寄回便。

何当重扣门,一奏白石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