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情感。"故国春归未有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春天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但这种向往似乎没有尽头,充满了无奈和渴望。"小栏高槛别人家"则是从视觉上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分离,"小栏"和"高槛"都是隔开自我与外界的障碍物,暗示了诗人与他人或故土之间的隔阂感。
"五更惆怅回孤枕"中的"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通常是黎明前的最后一个时辰。"惆怅"形容心情的忧郁和苦闷,而"回孤枕"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寂静无声的夜晚中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的孤独感。
"犹自残灯照落花"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室内外两种景象。"犹自"意味着依然,尽管周围环境已经很冷清,但诗人还留恋于那一点微弱的光亮,"残灯"象征着即将熄灭的希望或是生命的最后光芒。而"照落花"则是在这样的夜晚里,即使花瓣已经凋零,但诗人仍旧用这最后的光亮去捕捉那些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夜晚孤独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
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
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