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四首(其四)和小庵晏坐

一缕铜炉沉水烟,庵中晏坐孰为禅。

灵山法会何曾散,莲社高风尚宛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禅修场景。首句“一缕铜炉沉水烟”,以“铜炉”与“沉水烟”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幽静的氛围,仿佛能闻到淡淡的香烟之味,感受到禅修者内心的平和与专注。接着,“庵中晏坐孰为禅”,点明了地点与行为,庵中之人正静静地坐着,进行着禅修。这里的“孰为禅”不仅指出了禅修者的身份,也暗示了禅修本身是一种内在的、超越言语的修行方式。

后两句“灵山法会何曾散,莲社高风尚宛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禅修者所处的环境与历史上的重要佛教活动相联系,灵山法会象征着佛教的智慧与教义的传承,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精神依然鲜活,如同莲社中的高风雅尚,不因时间流逝而消散。这里运用了佛教文化中的元素,表达了禅修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和传承。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题丹霞晏坐轩

白云深处开虚室,晏坐非禅亦非律。

须观任四威仪中,皆悉具六波罗密。

超然处处坐道场,善哉步步能踏实。

我今此义亦妄言,请师往问维摩诘。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次韵江滋秀才见寄

拙直从知慕古风,吾衰不复梦周公。

心如葵叶虽终日,身逐溪流且向东。

华藏千函游佛界,黄粱一枕悟仙翁。

何当放浪尘埃外,回首沧洲兴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其一)

丹霞只在笑谈中,明月清风万里同。

欲识德云真面目,却须行到妙高峰。

形式: 七言绝句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其二)

非佛非心须在我,即心即佛亦从渠。

本来心佛都无有,幻化聊将示四衢。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