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

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

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文同的作品,名为《兴元府园亭杂咏·静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颇具禅意的诗歌,它通过对“动”与“静”的辩证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状态的追求和赞美。

首句“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指出对外界动态的觉察本身就是一种幻象,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意味着已经不再是真正的静止状态。这句话体现了禅宗对万事万物无常变化的洞见,同时也强调了达到内心真实静默的重要性。

接着,“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诗人提到“静庵”这个名字,它象征着一种追求静谧和清净的空间。这里的“无乃自起争”则表明,真正的静谧不是通过外在的争斗或强制达到的,而是内心自然而然的状态。

最后,“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诗人向居住在静庵之中的修行者传递信息:不要将静默视作一种缺陷或疾病。这里所说的“病”,可能指的是世俗对于静坐禅修的一种误解,或是修行者自己内心的疑惑和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动与静的思考,引导读者向内探索,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真实。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文化中禅宗思想的影响力。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兴元府园亭杂咏.凝云榭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

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

形式: 古风

兴元府园亭杂咏.激湍亭

高轮转深渊,下泻石蟾口。

临之设轩槛,清绝更无有。

爱此山中来,应须坐良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再和

问子瞻,何江湖,乃心魏阙君岂无。

胡为放浪检束外,日与隐者相招呼。

篮舆往往从以孥,灵运石壁无此娱。

穷深极险兴未已,岂复更惮梯登纡。

过客休誇衡与庐,天下此景君勿孤。

欲将文字写物象,当截无限春江蒲。

登高能赋属大夫,游览未厌嗟已晡。

安得世上有绝笔,尽取君诗妆在图。

此身之外何赢馀,成然而寐其觉蘧。

请看湖上人名逋,此子形相谁解摹。

形式: 古风

华山(其一)

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安得钩梯上石龟,欲看明星洗头处。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