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洲送洛阳李丞使还

蘋洲北望楚山重,千里回轺止一封。

临水情来还共载,看花醉去更相从。

罢官风渚何时别,寄隐云阳几处逢。

后会那应似畴昔,年年觉老雪山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向北眺望蘋洲,楚地的山峦重重叠叠,千里迢迢驾马车归来,只为了送上一封信。
面对江水情意油然而生,我们一起乘舟同游,赏花醉倒后更是相互陪伴。
什么时候才能告别这风中的水中沙洲,归隐到云阳的山水间,又会在哪里几次重逢。
日后的相聚怎能像往昔那样频繁,年复一年,感觉容颜已老,就像雪山般苍老。

注释

蘋洲:生长着蘋草的小洲。
楚山:楚地的山,代指南方的山。
回轺:轺,古代轻便的马车,回轺即返回的马车。
一封:一封信,此处可能喻指简短的书信或信息。
临水:靠近水边。
情来:情感涌上心头。
共载:一起乘坐(舟、车)。
看花:赏花。
醉去:因喝酒而微醺或大醉。
相从:相伴,跟随。
罢官:辞去官职。
风渚:风中的水中沙洲。
何时别:何时才能告别。
寄隐:寄托隐居之情。
云阳:地名,也可能泛指云雾缭绕的山南之地。
几处逢:在多少地方能够重逢。
后会:以后的相聚。
那应:怎能,哪能。
似畴昔:像往昔一样。
年年:每年,年复一年。
觉老:感到自己老去。
雪山容:像雪山一样显得苍老,比喻容颜的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情。开篇“蘋洲北望楚山重”一句,以高远的视角眺望楚山,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豪迈与孤独。

“千里回轺止一封”表明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寄予深厚的情谊和不舍。这里的“一封”可能是指送别之词,或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想要留住友情但又无能为力的复杂情感。

“临水情来还共载,看花醉去更相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惜别的情怀。诗人与友人一同站在水边,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情”是指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切感受。而“看花醉去更相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即使是在分别之后,也能在心中保持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愿望。

“罢官风渚何时别,寄隐云阳几处逢”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罢官”意味着辞官归隐,而“风渚”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寄隐云阳”,则是表达了一种退隐山林,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最后,“后会那应似畴昔,年年觉老雪山容”一句,则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希望未来与朋友的相遇能如同过去一样,而“年年觉老雪山容”,则是对岁月流逝、自己渐渐老去的无奈,以及自然景观永恒不变的对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兼留诸公与陆羽之无锡

陵寝成香阜,禅枝出白杨。

剑池留故事,月树即他方。

应世缘须别,栖心趣不忘。

还将陆居士,晨发泛归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

惨惨寒城望,将军下世时。

高墉暮草遍,大树野风悲。

壁垒今惟在,勋庸近可思。

苍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同杨使君白蘋洲送陆侍御士佳入朝

久爱吴兴客,来依道德藩。

旋师闻杕杜,归路忆轘辕。

旧佩苍玉在,新歌白芷繁。

今朝天地静,北望重飞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