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太守朝望登毗卢阁

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

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

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

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

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

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台上观赏幽谷景色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首句“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空间,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两句,诗人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树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群山在远处显得更加辽阔,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邃的意境。随后,“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则进一步展示了山下的河流与偶尔停歇的沙鸟,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和谐画面。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两句,诗人通过感受微风吹拂衣袖,以及悠闲的白云在阁楼间飘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最后,“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一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日常工作的繁重,但在此刻,他选择暂时放下烦恼,享受这份难得的愉悦。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时间似乎在此刻暂停。接下来,“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两句,通过描述书台上的藤蔓已长满苔藓,以及远方的人已远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诗人三次品味这股香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最后,“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一句,诗人以勉励之语结束,提醒自己及他人应保持高尚的情操,不受功利名利所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毛给事式之秋暮见怀

大钧无停运,秋色到江渚。

天清白露下,城急夜深杵。

幽人悯留滞,缄书寄南楚。

野鹤非旧林,飒爽意斯举。

同心溯千里,岁月复几许。

读罢瑶华音,惆怅不得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岁暮

海滨岁云暮,草木尚莽苍。

玄枵隐化机,群蛰寂馀响。

谁云果不食,有复继兹往。

充然天地心,生息在反掌。

况乃青阳交,和风遍穹壤。

阳德嘉再亨,吾亦解吾养。

重关静喧嚣,性定道心长。

百年日斯征,抚事集遐想。

惟当务崇德,不愧兹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江南别送毛给事吴行人蒋进士

春寒寂寂花事迟,驿楼弱柳青垂丝。

玉瓶酒尽客不醉,东风惆怅令人思。

问君此行去何极,共说毛君司谏职。

直词戆谏昔回天,天子时时借颜色。

吴君仗节中州行,骅骝骨格众目惊。

归来起居北堂下,汉槎又促趋严程。

蒋君年少拾高第,要路勋名行远致。

终孝三秋宰木长,细草新蒲乱愁思。

可怜去后凡马空,到时花发燕山红。

各言相离会何日,长笑百年成转蓬。

愧予衡茅守儒素,贫病无书问亲故。

心随河水转北流,回首斜阳渺烟树。

形式: 古风

送王伯存守雷州

雷阳古城濒海曲,路入炎荒奠南服。

长安万里化不流,故遣郎官领符竹。

郎官久负卓荦才,一麾五马从天来。

鸿名歘到远人耳,旆旌双引烟云开。

萦纡山县鸡声早,候火煌煌连古道。

十贤名在祠宇荒,君去还须问遗老。

我怀同舍心悠悠,夕阳望断江枫秋。

天空海阔会何日,聚首还期鳷鹊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