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伯存守雷州

雷阳古城濒海曲,路入炎荒奠南服。

长安万里化不流,故遣郎官领符竹。

郎官久负卓荦才,一麾五马从天来。

鸿名歘到远人耳,旆旌双引烟云开。

萦纡山县鸡声早,候火煌煌连古道。

十贤名在祠宇荒,君去还须问遗老。

我怀同舍心悠悠,夕阳望断江枫秋。

天空海阔会何日,聚首还期鳷鹊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问所作的《送王伯存守雷州》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雷阳古城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氛围,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赴任雷州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雷阳古城濒海曲”描绘了雷州古城的地理位置,位于海边弯曲之处,暗示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接着“路入炎荒奠南服”则点明了雷州的气候特征与地理范围,强调了其偏远与炎热的特点。通过“长安万里化不流”,诗人巧妙地将长安与雷州相对比,突出了两地的地理距离之遥,以及友人此行的艰辛与挑战。

“故遣郎官领符竹”一句表达了朝廷派遣官员的目的,既是为了治理边远之地,也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与信任。接下来,“郎官久负卓荦才,一麾五马从天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地位,形象地描述了他如同天降神助,带着使命与荣耀来到雷州。

“鸿名歘到远人耳,旆旌双引烟云开”进一步渲染了友人到来时的盛大场面与影响力,仿佛他的名声与威严能够驱散远方的烟云,开启新的篇章。随后的“萦纡山县鸡声早,候火煌煌连古道”描绘了友人抵达后的清晨景象,鸡鸣声中,灯火通明的迎接队伍沿着古老的山路延伸,充满了庄重与热烈。

“十贤名在祠宇荒,君去还须问遗老”则寄托了对友人此行的期望,希望他能深入了解雷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先贤的精神。最后,“我怀同舍心悠悠,夕阳望断江枫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夕阳西下,江边枫叶红遍,诗人独自凝望,心中充满不舍与期待。

“天空海阔会何日,聚首还期鳷鹊楼”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憧憬,虽然当前分别在即,但诗人坚信未来总会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畅饮于鳷鹊楼之上,共享欢聚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才华与使命的敬佩,也有对远方生活的担忧与牵挂,同时蕴含着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功甫归隐东麓

孤尘积翠连云起,北走金陵枕江水。

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

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

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

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

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

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

形式: 古风

题顾氏画

美人踪迹置何许,秋色芦花共江渚。

碧水常浮隐者云,青丘独听孤鸿语。

知君画图心更幽,一幅寒烟锁平楚。

家法莫是虎头传,坐对犹能洗残暑。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卧病

竟日还欹枕,秋风动客歌。

青山愁处远,白发病来多。

生计只书卷,故园空薜萝。

时时问双鲤,欲寄洞庭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早发烟渚

雨色江头树,青烟夹路长。

远村迥寂寞,白鸟去微茫。

楚客归何日,春江正可航。

即思云峤句,心折不成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