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回向偈

见闻获安隐,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归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净戒聚,功德难思议。

受者获安隐,福慧日夜生。

诸佛常护念,万行渐满盈。

六度四等意,普度诸群盲。

手足初莫犯,节言慎所行。

常乐在定意,是真优婆塞。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俱。

爱众犹养己,是名真菩萨。

形式: 偈颂

翻译

经历世间安宁,心中深信无疑。
因此我归向佛法,祈愿如同世尊。
清净严谨的戒律,功德难以衡量。
接受者得到安宁,智慧和福气日增夜长。
诸佛常记挂心头,修行之路逐渐丰满。
六度四摄法意在,普遍照亮众生黑暗。
手脚行为要谨慎,言语诚实且审慎。
常怀禅定之乐,是真正的居士。
正直无伪,常与圣贤为伍。
爱护大众如同爱护自己,这叫真菩萨。

注释

安隐:安宁、平静。
信向:深信不疑,信仰。
归依:皈依佛法。
世尊:对佛陀的尊称。
净戒:清净的戒律。
功德:善行带来的好处。
优婆塞:佛教中居家男信徒。
谄曲:欺诈、曲意奉承。
菩萨:佛教中的高级修行者。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礼佛回向偈》,作者为宋代的释遵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修行的决心,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人强调了信仰的力量,通过归依世尊,遵循深奥的清净戒律,积累功德,以期获得内心的安隐和智慧的增长。他提到诸佛的护佑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四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修行层次,旨在普度众生,尤其是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谨慎言行,常守定心,保持正直,关爱大众,具备菩萨的慈悲精神。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修行者内心世界和佛教修行路径的禅修诗歌。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地狱界偈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證常乐果。

形式: 偈颂

改祭修斋决疑颂.第六疑:今若改祭,自古已来,还有报验耶?颂曰:

回邪生正信,臭草出栴檀。

逢难须坚固,安居志好攀。

形式: 偈颂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形式: 古风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愿同闻者生正信,佛语真实无欺诳。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