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界偈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證常乐果。

形式: 偈颂

翻译

世间万物无差别,全由内心创造。
因此,无论日夜,都应自我反省内心。
心中若生出恶念,应立即消灭,如同救火一般急切。
心中若萌发善念,应如同珍视宝石般呵护。
哪怕片刻作恶,未来承受的痛苦长久。
行善追求觉悟,能永远证得永恒的快乐果实。

注释

三界:佛教中的天、人、阿修罗三类境界。
唯心造:由内心产生。
日夜:昼夜不停。
勤观心:经常观察和反思自己的内心。
恶:负面情绪或行为。
救然:像救火一样紧急。
善:正面情绪或行为。
珍宝:极其宝贵。
行恶:做坏事。
少顷:短暂时间。
未来受苦:未来的苦果。
菩提:佛教中觉悟、成佛的目标。
常乐果:永恒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地狱界偈》,它以佛教教义为基础,强调了心念在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重要性。诗中指出,世间万物皆由人心所造,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夜晚与白天,修行者应时刻自我反省,对心中的恶念要及时消除,如同救火一般迅速;对于善念,则要如同珍视宝物般呵护。

诗中强调了行恶的短暂与后果的深远,以及行善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引导人们朝着菩提(觉悟)之路努力,最终实现永恒的快乐。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劝人向善、净化心灵的禅修指南,体现了佛教的因果观念和修行实践。

收录诗词(69)

释遵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改祭修斋决疑颂.第六疑:今若改祭,自古已来,还有报验耶?颂曰:

回邪生正信,臭草出栴檀。

逢难须坚固,安居志好攀。

形式: 偈颂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形式: 古风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如是说者无穷尽。

愿同闻者生正信,佛语真实无欺诳。

形式: 偈颂

念佛三昧诗(其三)

融抱回曲照,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逍遥期西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