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襄河驿浦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沿着河流告别北边的沙洲,系缆停泊在南岸的洲头。
傍晚时分两岸渐暗,回环的池塘水面不再流淌。
躺下听到边塞的鸿雁叫声断断续续,坐着聆听峡谷中的猿猴哀愁的啼叫。
沙滩明亮得如同月光洒落,水边的芦苇丛在黄昏中显得幽暗如秋天。
我比不上能发出声音的大雁,只能空想成为海上的自由鸥鸟。
天上的银河还不清晰,大海的广阔让我思绪飘渺无尽。

注释

沿流:顺着水流。
辞:告别。
北渚:北方的沙洲。
结缆:系缆。
宿:过夜。
南洲:南方的洲地。
合岸:两岸。
昏初夕:傍晚。
暗不流:水面昏暗不再流动。
塞鸿:边塞的鸿雁。
峡猿:峡谷中的猿猴。
愁:哀愁。
沙浦:沙滩。
明如月:明亮如月光。
汀葭:水边的芦苇。
晦若秋:幽暗如秋天。
鸣雁:能鸣叫的大雁。
徒思:空想。
天河:银河。
沧海:大海。
信悠悠:思绪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氛围。开篇“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两句,设定了一个旅人在河畔停留的场景,其中“辞北渚”和“结缆宿南洲”都暗示着行者对远方的依恋与不舍。这里的“沿流”和“结缆”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情感纠葛。

接下来的“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则描绘了天色渐晚,河岸相连,水流不动静谧的景象。这里的“合岸”和“回塘”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封闭感,而“昏初夕”则让人感到时间的停滞。

接着,“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两句,通过耳闻目不见的手法,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情感的复杂。这里的“塞鸿”与“峡猿”都是常用来形容边疆荒凉或山林幽静的地方,它们的声音在夜晚显得尤为凄清。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两句,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这里的“沙浦”与“汀葭”都指水边之地,“明如月”形容光线的柔和,而“晦若秋”则形容天气的阴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诗人在“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中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与无奈。这里的“鸣雁”通常指代远行者或使者的信息传递,而“海上鸥”则是自由自在的象征。诗人无法像鸥鸟一样飞翔,也不能通过鸿雁传书,故而只能徒然思念。

最后,“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两句,则是对宇宙与时间的感慨。“天河”指代银河,是远大而又遥不可及的象征;“沧海”则常用来比喻深广无边的事物或情感。诗人通过这两种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和命运的不解与迷茫。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流畅的情感表达以及深远的意境,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片超脱尘世的艺术空间。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登泽州城北楼宴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

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答韩使同在边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

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

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

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

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

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

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