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晁先生一生贫困,全家常常只能吃粥度日。
早上他又遭遇打击,为了祭扫祖先的坟墓,只得砍下竹子作为祭品。
那可怜的先生的餐盘,早晨只能照见苜蓿这样的粗食。
我的诗中早有写到,即使生活清苦,也能满足于没有肉食。

注释

晁子:指晁先生。
拙生事:贫困的生活。
举家:全家。
闻食粥:听说只能吃粥。
朝来:早上。
绝倒:极度失望或震惊。
谀墓:祭扫祖先的坟墓。
霜竹:寒冷季节的竹子。
可怜:可怜的。
先生盘:先生的餐盘。
苜蓿:一种野草,常用于喂马,也指粗劣的食物。
固:本来。
云尔:如此说。
可使:可以让。
食无肉:没有肉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晁补之艰难处境的同情和支持。诗中通过对晁补之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拙朴而贫困的情况,全家仅能食用粥,而且连这点粥也有断绝的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墓地里的竹子也被严寒所覆盖。诗人对晁补之持之以恒的品德表示赞赏,并借“先生盘”这一具体物象,强化了对其生活境况的描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支持,认为自己的诗歌即使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也能在精神上给予晁补之力量。

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关切,更是对困境中的坚守与精神独立的一种颂赞。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戏用晁补之韵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

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

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

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形式: 古风

书皇亲画扇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

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