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人们每日在山间砍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又有谁能欣赏到龙蛇般的大树原貌呢?

注释

人间:人间世事。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日:每天。
创夷:破坏,伤害。
龙蛇:形容大树粗壮如龙蛇。
百尺:极高大。
姿:姿态,样子。
溪山:溪谷山林。
成:成为。
独往:独自前往,这里指无人欣赏。
解:懂得,理解。
挂猿枝:挂猿,传说中猿猴喜欢攀附大树,这里比喻大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与人类造作之间差异的感慨。

“人间斤斧日创夷”一句,意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用斧头等工具去改造、雕琢世界,使得原本纯净的事物逐渐变得复杂。这里的“斤斤计较”也隐含了对人为斲削之举不满的情绪。

“谁见龙蛇百尺姿”则是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大自然中巨蟒般的山川之美,是难以被世间凡眼所洞察。这里的“龙蛇百尺”,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壮观景象,如同龙蛇一般蜿蜒曲折,不可一世。

“不是溪山成独往”意味着诗人不认同将自然之美仅仅视为个人前往欣赏的对象,认为其意义远超个人的游历。

最后,“何人解作挂猿枝”则是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描绘自然之美的人表示赞扬。这里的“挂猿枝”,指的是古代画家用来比喻高超技艺的一种说法,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艺术家能以笔墨捕捉大自然神韵的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美景的对比,以及对能够描绘自然之美者技术和感悟能力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艺术技巧以及人类造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其一)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形式: 古风

和张耒高丽松扇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形式: 古风

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下建五丈旂。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

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

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

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

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

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

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

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

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

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

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

九原不可作,千古有馀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