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友人苏庭藻的回赠之作,题为《次韵苏庭藻见寄庭藻所居号竹堂》。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匆匆别后已经年”,简洁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两人相聚之难得。接着,“堂下新篁又长鞭”一句,以竹林的生长象征着时光的推移,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居住环境的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寓意着友人的品格。
“何日来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陕郊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当前只能通过文字交流的遗憾。渼陂和陕郊都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这里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
“封丘正自妨吾乐,畏垒谁能识子贤”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封丘(可能指某种束缚或限制)和畏垒(可能指某种困境或挑战)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无奈,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
最后,“俱坐先秦古书累,吾侪流落本非天”两句,诗人将自己和友人置于历史文化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当前生活境遇的感慨。这两句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友情和文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