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丈室著不得文殊,众香国里薰教臭。
无端诈病却成喑,只为从前多业口。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之妹李昴英所作,名为《维摩赞》。诗中通过对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的借鉴,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谈举止、修行佛道的自我反思和批判。
“丈室著不得文殊”,开篇即以文殊菩萨之名,暗示高深莫测的智慧。丈室,即是指禅房或静室,文殊则是佛教中代表智慧的菩萨。这里说明了在这个清净之地,即便是寻求智慧也感到困难。
“众香国里薰教臭”,用比喻手法描绘了一种场景。在充满香气的国度中,原本应该是美好的,但却被不良的教诲所玷污,散发出令人不快的恶臭。这里可能是在批判当时佛教界的一些不正之风。
“无端诈病却成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悔悟。无端,即是没有缘故或没有预兆,诈病则是不实之词。此句说明作者曾经假装生病来逃避事务,但最终导致自己的声音变得沙哑,不再清晰。
“只为从前多业口”,最后一句揭示了原因。只为,即是因为;从前,指的是过去;多业口,则是形容说话过多。这句话意味着作者过去太爱讲话,现在的后果也是因此而来。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行为的反省,以及对于佛教修行中不良现象的批判,展现了李昴英在自我修养上的严肃态度和深刻见解。
不详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麈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贷金归。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四时冰柱湿风前,绝顶飞来一派泉。
瘦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
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
闲日频游归复梦,结庐曾许蹑坡仙。
与可人游五四并,快风吹面洗炎蒸。
鹿巡夹道千章木,猿挂垂崖百尺藤。
石室横琴清振玉,壶瓢酌水冷调冰。
瀑帘雨后笼山阔,不许尘埃俗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