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薛开封采君与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

别君二载馀,无从问君处。

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

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

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

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

燕丹宾客尽,独有渐离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寄薛开封采君与杨主事同隐邓尉山并被获或曰僧也免之遂归常州》。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两年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首句“别君二载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时间的流逝让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发深刻。接着,“无从问君处”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茫然和担忧,无法得知友人究竟身在何方。

“苍苍大泽云,漠漠西山路”两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友人可能面临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深切忧虑。接下来,“神物定不辱,精英夜飞去”两句,运用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最终能够摆脱困境、自由飞翔的期待。

“只有延陵心,尚挂姑苏树”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延陵季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义士,其高尚品德广为人知;而姑苏树则可能暗指友人的家乡或理想之地。这两句意在强调,尽管友人可能遭遇种种困难,但其内心坚守的道德准则和理想追求,如同延陵季子的精神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最后,“他日过吴门,为招烈士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在友人归来之时,能够共同庆祝,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成长。同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深深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性光辉的颂扬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将远行作

去秋窥东溟,今冬浮五湖。

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

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

梦想在中原,河山不崎岖。

朝驰瀍涧宅,夕宿殽函都。

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收身蓬艾中,所之若穷途。

杖策当独行,未敢惮羁孤。

愿登广阿城,一览舆地图。

回首八骏遥,怅然临交衢。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京口(其一)

异时京口国东门,地接留都左辅尊。

囊括苏松储陆海,襟提闽浙壮屏藩。

漕穿水道秦隋迹,垒压江干晋宋屯。

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京口(其二)

东吴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

末代弃江因靖卤,当年开土是中山。

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龙夜月閒。

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石射堋山

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

山下蕲王宋时墓,屹然穹碑镇山路。

太白天弧见角芒,金山京口又沙场。

尔来兀朮方深入,帝在明州正待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