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人日这一天的复杂心情与所见之景引发的感慨。首联“人日伤心极,天时触目新”,开篇即点明情感基调,人日本是欢庆的日子,但诗人却感到极度的悲伤,与周围的新鲜景象形成对比,暗示内心的痛苦并非外界所能轻易感知。
接着,“残梅诗兴晚,细草梦魂春”两句,通过残梅与细草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机与哀愁。残梅虽已凋零,但仍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而细草在春日中摇曳生姿,仿佛唤醒了诗人的梦境,将春天的温暖与希望带入现实。
“挑菜年年俗,飞蓬处处身”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常态的观察与思考。挑菜作为传统习俗,年复一年地进行,象征着生活的循环与不变;而“飞蓬”则比喻诗人的漂泊不定,四处为家的生活状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稳定与自由的双重渴望。
最后,“蟆颐频语及,彷佛到东津”以蟆颐(可能指一种动物或地方)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频繁交流,以及对远方东津的向往。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对于未知世界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情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