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们一起经历了多年的艰难困苦,多次搬家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在白发苍苍的年纪相逢,是在战后的动荡岁月里,青春已在乱世中消逝。
看着远方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朝着西落的月亮,归来的马匹在北风中发出萧瑟声。
汉水和楚云相隔千万里,此刻的离别在天涯海角,心中的遗憾无尽无穷。

注释

十年多难:多年艰难困苦。
君:你。
逐转蓬:像随风飘动的蓬草。
白首相逢:老年时相逢。
征战后:战乱之后。
乱离中:动荡不安的时期。
杳杳:模糊不清的样子。
西月:西落的月亮。
北风:寒冷的北风。
汉水:长江上游的汉江。
楚云:楚地的云彩。
天涯:遥远的地方。
恨无穷:无尽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李录事兄归襄邓》。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昼夜。

“十年多难与君同”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相伴的艰难历程,展现出一种难得的长久交往。紧接着“几处移家逐转蓬”则描绘了诗人为了生活所做出的种种迁徙,这些动作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不易和无常。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时间带来的变化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头发已经变白,而年轻时期的战争与动荡早已过去,这种反差强烈地凸显出生命的脆弱和岁月的无情。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旅行者在夜晚仰望西边的明月,而归途的马匹则随着北风发出哀鸣,这不仅是景物的描述,更是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两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深切表达。诗人借用广阔的自然景观来形容自己与友人的遥远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无法言说的哀愁和无尽的离别之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到来的别离的不舍与悲凉,以及对生命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孤独和无常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李将军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李挚赴延陵令

清风季子邑,想见下车时。

向水弹琴静,看山采菊迟。

明君加印绶,廉使托茕嫠。

旦暮华阳洞,云峰若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

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

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

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校书适越谒杜中丞

江风处处尽,旦暮水空波。

摇落行人去,云山向越多。

陈蕃悬榻待,谢客枉帆过。

相见耶溪路,逶迤入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