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心堂

洛龟圆文锡神禹,箕子陈范畀周武。

九畴自天伦既叙,向用一以寿为主。

人生富贵何足数,最要康宁安厥处。

尔其好德全付予,惟皇之极必福汝。

君侯有德存此心,居官居家堂两铭。

强弱人己无留情,湛然方寸如砥平。

蔼蔼庭鲤双趋庭,指此良方垂后昆。

信受奉行不敢轻,宜尔子孙皆千龄。

形式: 古风

翻译

洛河中的神龟背上的花纹象征着大禹的智慧,箕子传授的治国之道给予周武王。
九畴天道有序,首要的是以长寿为根本。
人生富贵不值得过多追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安宁和安居乐业。
你应喜好美德,并将其传承下去,只有至高无上的皇道才能赐福于你。
您若心中有德,无论是做官还是居家,都应以此为准则。
无论对待他人还是自己,都要公正无私,内心如磨石般平坦。
和睦的家庭中,子孙们恭敬地前来聆听教诲,这是留传后代的好方法。
我们应当诚挚接受并身体力行,这样你的子孙都能享有长久的寿命。

注释

洛龟:象征智慧。
神禹:大禹,古代贤君。
箕子:商朝贤臣,周武王顾问。
九畴:古代的九种治理法则。
一以寿为主:以长寿为首要目标。
康宁:健康安宁。
厥处:所处之地。
皇之极:至高无上的皇道。
君侯:对官员的尊称。
强弱人己: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态度。
湛然:清澈、平静。
庭鲤:家庭中的子孙。
良方:好的教诲或方法。
后昆:后代子孙。
千龄:千年寿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作品《题平心堂》,通过对“平心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德行、修养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与个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首句“洛龟圆文锡神禹,箕子陈范畀周武”通过古代圣贤的象征性表达,如洛阳的龟山、河图洛书中的圆形符号,以及儒家经典《易经》中的箕子等,暗示了对先贤德行的追寻和尊崇。

其次,“九畴自天伦既叙,向用一以寿为主”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秩序与生命长久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寿”的重视,这里的“寿”不仅指生存时间的长短,更是内心修养与德行积累的结果。

接着,“人生富贵何足数,最要康宁安厥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超然态度,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尔其好德全付予,惟皇之极必福汝”则是对读者或后人的劝勉,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好的品德,从而得到上天的佑护与福祉。

以下几句“君侯有德存此心,居官居家堂两铭。强弱人己无留情,湛然方寸如砥平”进一步强调了德行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无论是身为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应当保持公正无私的心态,内心如同砥石一样坚定不移。

最后,“蔼蔼庭鲤双趋庭,指此良方垂后昆。信受奉行不敢轻,宜尔子孙皆千龄”则是在表达对家庭美德的传承与希望,通过比喻庭院中活泼跳跃的鱼来形容家族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并期望这种良好的家风能够代代相传,子孙满堂,享寿千龄。

整首诗体现了王柏对于个人德行修养、家庭美德与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后世的殷切期许。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伯兄新楼

步转层楼四望宽,了无一面欠云山。

龙分玉脊隆隆起,溪露银波隐隐寒。

诗思细摩僧塔峭,壮心不下女墙闲。

仲宣百尺登高卧,未必当时得恁安。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定武兰亭副本

玉华末命昭陵土,兰亭神迹埋千古。

率更拓本入坚珉,盐帝归装投定武。

薛家翻刻愚贵游,旧石宣和龛御府。

胡尘横空飞渡河,中原荆棘穴豺虎。

维扬苍茫驾南辕,百年文物不堪补。

纷纷好事竞新模,倾攲丑俗亡遗矩。

如今薛本亦罕见,彷佛典刑犹媚妩。

清欢盛会何足传,右军它帖以千数。

托言此笔不可再,慨然陈迹兴怀语。

今昔相视无已时,手掩尘编对秋雨。

形式: 古风

题泽翁小卷(其四)

寂寞小桥前,山人住何处。

村童酤酒随,策杖同归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徐观之字说

堂空一鉴悬,万古光潋滟。

彼自有盈虚,我要无亏欠。

阴祲不能蚀,尘埃不能掩。

只于事上观,足为操舍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