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其一)

年华三百六十日,尘劳八万四千门。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

静中颇窥造物意,极处是为天地根。

生菜春盘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世事繁杂如八万四千扇门。
在简陋茅屋里安睡的人也已老去,对着梅花灯影渐暗。
在宁静中仿佛能洞察造物的心思,尽头便是天地的根本。
春天用新鲜蔬菜和一壶酒,明天村庄的花红柳绿又将开始。

注释

年华:岁月。
尘劳:世事、烦恼。
高眠:熟睡。
茅屋:简陋的小屋。
昏:昏暗。
造物意:大自然的奥秘或创造者的意图。
天地根:宇宙的本源或生命的源泉。
生菜:春季的新鲜蔬菜。
春盘:春天的宴席。
一杯酒:一小杯酒。
明朝:明天。
花柳:指春天的花草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除夕之夜,诗人在茅屋中沉浸于深思。"年华三百六十日,尘劳八万四千门",开篇便以宏大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与世事纷扰的感慨。

接着“高眠茅屋人亦老”,诗人在朴素的茅屋中安然入睡,旁边的人也已步入暮年,透露出一份时光消逝带来的哀愁。"相对梅花灯欲昏"则是夜深了,诗人与梅花为伴,灯光昏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静中颇窥造物意"表明在这宁静之中,诗人试图捕捉到自然万物背后的真理和意境,而"极处是为天地根"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宇宙本原和生命根源的思考。

最后两句“生菜春盘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便是在除夕之夜,也能以简单的野菜为盘,举杯独酌,享受片刻宁静。而明日,花开柳绿,又是一番乡村景象,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平实而深远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宇宙、生命以及个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深刻思考的同时,也不忘珍惜眼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除夜

雪瓮冰齑了岁除,停杯且听话迂疏。

山居虽窄可无竹,家计甚贫犹有书。

但觉是非惊化鹤,不将喜怒等群狙。

耦耕久与邻翁约,春雨宁辞手拮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除夜(其二)

挑尽寒灯岁又残,一年弹指几悲欢。

人情何啻吴江冷,世路从来蜀道难。

春酒正须今夕共,梅花并作百年看。

团栾但得吾亲健,未办生涯意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除夜宿桐庐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

世于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

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春耕。

年华俱在客中过,只为天公乞一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食猫笋

此君乃有宁馨儿,犀角丰盈玉不如。

老去烟姿元耸壑,生来风骨已专车。

诗肠惯识猫头笋,食指宁知熊掌鱼。

莫遣匆匆上竿绿,一春心事政关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