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佳憩高秋得,孤亭曲径通。
唤人空鸟语,照眼自霜丛。
古寺寒烟里,遥山夕照中。
缅怀苏长史,明月与清风。
这首清代赵晓荣的《沧浪亭》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秋日景象。诗人以"佳憩"起笔,表达了对这个季节和地点的喜爱之情。"孤亭曲径通"一句,通过描绘孤亭和蜿蜒小路,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唤人空鸟语,照眼自霜丛",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以空中的鸟鸣声唤起人的注意,而霜丛则映入眼帘,增添了秋日的清凉和萧瑟。接下来,"古寺寒烟里,遥山夕照中",将视线转向远处,古寺在袅袅寒烟中若隐若现,远山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更加苍茫,展现出一种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借"缅怀苏长史,明月与清风"表达对先贤苏长史的怀念,同时以明月和清风作为结尾,寓意高尚品格和超然心境,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沧浪亭的秋日景色,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
不详
诸生。有《罽古山房诗钞》
岁宴山中桂树枯,思君渺渺海云孤。
春生驿路花开未,雪涴征衫雁到无。
才子京华愁旅食,散人笠屐隐江湖。
谁怜水国三千里,烟水苍茫一钓徒。
双屐久不来,花径莓苔长。
薄雾暝前村,春泉落清响。
好怀谁共言,枯坐静尘想。
不知修竹间,朗然明月上。
相晤了忘情,相别还增虑。
入暮独登楼,幽怀澹无豫。
遥忆烟雨中,孤舟泊何处。
东乡土高宜植棉,久雨草长青铺毡。
田家妇女停织作,趁晴尽出芸中田。
田在草间草没踝,赤日行天烈于火。
手不停锄汗满襟,面目都化城中黔。
暮归惊闻啼彻户,呱呱待哺儿饥苦。
哺儿更虑奉姑迟,急入厨中煮粥麋。
弥月劳劳心力计,棉高渐见花铃缀。
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