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别后有忆

相晤了忘情,相别还增虑。

入暮独登楼,幽怀澹无豫。

遥忆烟雨中,孤舟泊何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元文的《东岩别后有忆》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内省的画面。诗中的主人公在与友人相会后,尽管短暂的欢聚使他们忘记忧虑,但离别之际又不禁心生挂念。傍晚时分,他独自登上高楼,心情幽深而淡然,没有往常的欢愉。他的思绪飘向远方,回忆起与友人在烟雨迷蒙中乘舟的情景,不知那孤舟此刻停泊在何方。

诗中通过“相晤忘情”和“相别增虑”的对比,展现了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入暮独登楼”则寓言了孤独与寂寥;“遥忆烟雨中,孤舟泊何处”则以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过去的回味。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

王元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棉田薙草行

东乡土高宜植棉,久雨草长青铺毡。

田家妇女停织作,趁晴尽出芸中田。

田在草间草没踝,赤日行天烈于火。

手不停锄汗满襟,面目都化城中黔。

暮归惊闻啼彻户,呱呱待哺儿饥苦。

哺儿更虑奉姑迟,急入厨中煮粥麋。

弥月劳劳心力计,棉高渐见花铃缀。

悬耜惟思弄机杼,谁知及早完秋税。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张渔山忆秦淮春柳

多半春藏画槛边,酒醒人困絮飞天。

生怜南国桃花涨,惯系东风鸭嘴船。

绣箔吹香邀燕舞,钿筝弹怨恼莺眠。

板桥斜日依稀是,小别婵娟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泛舟太湖

双帆剪破碧玻璃,秋色空濛望欲迷。

七十二峰何处好,夕阳一角洞庭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