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饯常大参至樵舍镇饮别后夜宿舟中听雨

七十里江沙水黄,沿流送客举离觞。

回舟并载别愁重,残雨微生半夜凉。

欲与仙人骑竹杖,时从老子据胡床。

悬情独有南楼月,白兔河边正捣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送别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七十里江沙水黄”,以广阔的江面和黄色的水流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沿流送客举离觞”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通过“举离觞”的动作,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回舟并载别愁重,残雨微生半夜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回舟载着的不仅是离愁,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夜晚的微雨增添了凉意,也象征着内心的凄冷。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欲与仙人骑竹杖,时从老子据胡床”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诗人想象自己与仙人一同骑竹杖游历,或是效仿老庄,坐在胡床上思考人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悬情独有南楼月,白兔河边正捣霜”两句,以南楼之月和河边捣霜的白兔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月光下的南楼,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寄托;而河边捣霜的白兔,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守护。这两句以静谧的景物结束全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端午日泊舟信州城下陈行之推官袁仲野知事携酒馔劳予于挹翠亭上

信州城南江水流,故人惜别暂维舟。

节中偶病不成饮,客里逢欢却是愁。

地迮那容《胡旋》舞,波回更作楚声讴。

三年三见戎葵色,多事红花照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浦阳十咏(其一)仙华岩雪

冰柱浮空晓色蒙,海波摇动玉玲珑。

九清内景游纷外,五岳真形太素中。

微月升坛初映鹤,长云连野不惊鸿。

仙姬宴坐瑶池上,催捧蟠桃献木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浦阳十咏(其二)白石湫云

白石灵山望赞皇,湫潭此复见苍苍。

飘扬直欲陵三际,肤寸犹能雨八荒。

空外金精悬太白,泉中虬彩化长黄。

传芭奏罢《神弦曲》,松盖成阴泽气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浦阳十咏(其三)龙峰孤塔

两环日月似飞梭,鳌背棱棱窣堵波。

朱鸟前头森赑屃,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珠斗阑干午影过。

浩劫浮云开万象,宝华杂遝散芬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