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总管姜知阁

下笔梅山漫不休,诗筒倏寄置书邮。

分符我亦惭铜虎,问俗人谁忍佩牛。

已洗圜扉亡久系,更教彩棒息群偷。

年来况是催科拙,聚敛平生笑冉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随意在梅山挥毫泼墨,诗作迅速通过书信传递。
我虽分得官职也感愧疚,如同铜虎符,问世间谁能忍受佩戴牛角象征的谦卑。
囹圄中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被束缚,彩色的棒子不再用来驱赶盗贼。
近年来税务催缴尤为艰难,我如同冉有般无力,只能苦笑一生的敛财行为。

注释

下笔:挥毫泼墨。
漫不休:随意、不停歇。
诗筒:古代传递诗文的竹筒。
倏:迅速。
分符:分得官职,此处指领受官印。
铜虎:古代官员的符节,象征权力。
问俗人:询问普通人。
忍佩牛:忍受佩戴牛角,象征谦卑。
圜扉:监狱的门。
亡久系:长久没有被囚禁。
彩棒:古代用于驱赶盗贼的彩色棒子。
群偷:盗贼。
催科:催缴赋税。
冉求:孔子弟子,以理财能手著称,此处自嘲。

鉴赏

这首宋诗是虞俦所作,题为《和总管姜知阁》。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自己与朋友姜知阁通过诗筒交流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场事务的看法。"下笔梅山漫不休"一句,形象地写出诗人写作时的豪放洒脱,仿佛在梅花盛开的山间挥毫泼墨。"诗筒倏寄置书邮"则展示了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传递诗歌的文雅交往。

诗人自谦地说,虽然身居要职,手持铜虎符(象征权力),但并不以此自傲,反而对繁琐的俗务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问俗人谁忍佩牛"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心态,意思是说,真正能忍受世俗琐事的人又有几个呢?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曾经在监狱中度过,如今已经解脱,不再受束缚。“亡久系”暗指过去的困境,“更教彩棒息群偷”则寓意社会治安有所改善,盗贼收敛。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近年来处理赋税事务不擅长,甚至不如冉有那样善于理财,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自嘲。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于叙事之中,既有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郡人汤倅中秋月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

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

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

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闻杜鹃

万里归飞怪底迟,岂缘鸟道崄而奇。

尚怀旧国初来日,偏恨群芳欲尽时。

回首暮山宁久住,论心残月漫相知。

何人远道长为客,为尔声声劳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闻莺

度柳穿花故故迟,黄金新刷羽毛奇。

惊回午梦花梢日,啼破春愁柳絮时。

老去上林空好语,向来幽谷有谁知。

纷纷云雨成翻覆,求友唯君慰我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耘老弟木犀诗韵且督汉老弟同赋

团饼秋光入好枝,一天风露最清时。

管窥豹雾岩前隐,杯泛鹅黄月下宜。

子落谁赓沧海咏,丛生应有小山知。

惠连更喜姮娥近,底事观书却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