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北游

北出阴关去,何人肯待君。

无青山拥晋,半浊水通汾。

雁塞虽多雁,云州却少云。

兹游殊不恶,莫恨暂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向北出了阴关前行,又有谁会真心等待你。
没有青翠的山峦环抱晋地,只有半浑浊的河水通往汾河。
雁门关虽然大雁众多,但云州的天空却很少有云彩。
这次旅行其实还不错,不必遗憾暂时与群体分离。

注释

北出:向北走。
阴关:泛指北方边塞的关隘。
何人:谁。
肯待:愿意等待。
无:没有。
青山:青翠的山。
拥:环绕,拥抱。
晋:指晋地,古代地域名,这里泛指山西一带。
半浊水:水质不完全清澈的水。
通:通向,流往。
汾:汾河,中国山西省的主要河流。
雁塞:雁门关,位于今中国山西省代县,古时为军事要塞。
虽:虽然。
多雁:大雁很多。
云州:古地名,今山西省大同市一带。
却少云:云彩很少。
兹游:这次旅行。
殊不恶:相当不错,不坏。
莫恨:不要遗憾。
暂离群:暂时离开群体或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旅途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首句“北出阴关去,何人肯待君”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离别之难和朋友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接着,“无青山拥晋,半浊水通汾”用景物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情绪,其中“无青山”暗示了一种荒凉与寂寞,而“半浊水”则增添了行旅之人的孤独感。

第三句“雁塞虽多雁,云州却少云”继续以景物来烘托离别的意境,“雁塞”指的是边塞的长城,此处比喻为雁过不绝,而“云州却少云”则是说即便是在多云之地,也难见到如朋友般亲近的人。这个对比更加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兹游殊不恶,莫恨暂离群”表达了诗人尽管暂时告别,但并不感到悲伤,因为这次旅行本身并无不快之处。同时,也希望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分别而感到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定而深沉的情怀,是送别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游蜀

巴兴千万寻,此去若为心。

蟋蟀既将定,猕猴应正吟。

剑门秋断雁,褒谷夜多砧。

自古西南路,艰难直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王侍御赴宣城

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

路过金谷口,帆转石城西。

水树连天暗,山禽绕郡啼。

江人谙旧化,那复俟招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王侍御赴宣城

朝回离九陌,岛外赏残春。

经宿留闲客,看云作主人。

时清难议隐,位重亦甘贫。

岩洞真仙境,应休别卧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厉校书从事凤翔

赴辟依丞相,超荣事岂同。

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

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

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