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开篇"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那时年仅十五,在江边听闻关于平凉(今甘肃静宁)的消息而感到怀疑,这里既有对青春时光的留恋,也有一种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感情。在洮水(今甘肃临洮河)之上,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关心溢于言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委托。这里的"却将家信托袁师",意味着诗人要把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或事情托付给即将离去的友人,这不仅显示了对朋友的深度信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安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中的意象既有空间上的移动(从江湄到洮水),也有时间上的流转(从十五岁到现在),这种交织的时空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不详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
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
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朱邑何为者,桐乡有古祠。
我心常所慕,二郡老人知。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
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