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

多暖少寒春不晴,最伤心处是清明。

故园寒食花争发,雨歇莺啼千万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春日的复杂天气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多暖少寒春不晴”,点明了春天的气候特点,既温暖又偶尔带有寒意,但并未持续晴朗,暗示了一种变化莫测的氛围。接着,“最伤心处是清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哀伤情感,清明节本是祭扫祖先、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但在这样的天气下,更添了几分愁绪。

后两句“故园寒食花争发,雨歇莺啼千万声”,则将笔触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在清明前后,正是寒食节,诗人想象着故乡的花朵在雨后的阳光中竞相绽放,而此时却只能听到远处雨停后黄莺的啼鸣,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这种景象与心情的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清明时节特殊天气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厓门

怀山巨浪拥孤篷,极目厓门浩渺中。

卷土有因惟夺港,间关无望任回风。

于今星影寒渔海,自昔潮光乱玉虹。

八万貔貅何所恨,白鹇犹纪宋时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吊厓山三首(其一)

慈元旧殿尽荆榛,碑压颓垣鸟迹新。

惟有忠魂长不没,怒涛犹撼海门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吊厓山三首(其二)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吊厓山三首(其三)

占城一往竟何如,漫道宋人儒术迂。

拚得海陵身一死,不妨长讲意诚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