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政府五首(其四)

三纪徒劳祇疗饥,年踰耳顺已知非。

行藏有定随缘过,功业无成与愿违。

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

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三十年的努力只换来温饱,年近古稀已明白人生无常
人生的起落随缘而过,即使功业未竟也与初衷相悖
如果能在家乡显贵,我便想辞官归隐
亲朋好友都为我庆幸,期待晚年夕阳余晖

注释

三纪:三十年。
徒劳:白费力气。
祇疗饥:仅仅解决饥饿。
耳顺:古稀,指七十岁。
已知非:已经明白不对。
行藏:行为和隐藏,指人生起伏。
随缘过:顺应命运的安排度过。
功业无成:未能达成事业。
与愿违:违背了最初的愿望。
里闬:家乡,邻里。
乘驷入:乘坐华丽的马车进入。
挂冠归:辞职归乡。
交朋亲戚:朋友和亲戚。
犹相庆:仍然相互祝贺。
桑榆晚日晖:比喻晚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上政府五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三纪徒劳祇疗饥”感慨过去的三十年光阴虽然辛劳,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次句“年踰耳顺已知非”表明诗人已经到了耳顺之年,意识到过去的某些追求可能是错误的。

第三句“行藏有定随缘过”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认识,认为一切皆有定数,应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第四句“功业无成与愿违”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和失落。

第五、六句“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能在家乡受到欢迎,也希望能从官场退隐,享受晚年生活。最后一句“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以亲友的祝贺和晚景的美好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晚年平静生活的期待和对夕阳余晖的诗意象征,寓意着人生的智慧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政府五首(其三)

政和乙未对彤庭,袖笔曾陪四海英。

三十七年浑梦境,六千馀里邈神京。

大钧播物无垠际,小录搜才有姓名。

屈指西南存者几,成都首县一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上政府五首(其二)

塞上烟尘永不扬,边民戍卒尽耕桑。

抗言用武真非策,唾手扶危别有方。

须信精诚能感格,由来道德本安强。

恩沾动植知多少,天使千秋保炽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政府五首(其一)

王室当年若缀旒,片言戡定出奇谋。

临机勇决千钧弩,济险优游万斛舟。

掌上回旋皆造化,毫端升黜是春秋。

虫鱼尽喜乾坤泰,宇县宁闻杞国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上曾安抚二首(其二)

圣门鼓瑟妙难窥,今日风流亲见之。

五纪光阴惊电掣,一生忠孝仗天知。

老庄座下须闻道,李杜坛边敢说诗。

晚景功名非所慕,抠衣深喜得宗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