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臣先臣过余于龙安山出群公诗为示依天觉韵

随轩文字海,异宝罗周遭。

忽见张公诗,雪浪翻惊涛。

坐令千岩秋,万壑风怒号。

如君阅缙绅,异材杂蓬蒿。

我公廊庙姿,王室久勤劳。

只今天下望,北斗太山高。

验君平生术,月胁窥秋毫。

嗟余人世外,灵台关钥牢。

行将侣白鸥,浩歌作远逃。

已作华亭叟,月明水一篙。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此诗《清臣先臣过余于龙安山出群公诗为示依天觉韵》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诗中描绘了在龙安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友人展示的群公诗,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氛围。

首句“随轩文字海,异宝罗周遭”,以“文字海”比喻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异宝罗周遭”形容这些作品如同珍稀之宝,环绕四周,暗示了文人聚会时的丰富和珍贵。

“忽见张公诗,雪浪翻惊涛”,诗人突然见到某位张公的诗作,如同雪浪翻腾,惊涛拍岸,表达了对张公诗作的惊叹和赞赏。

“坐令千岩秋,万壑风怒号”,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作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让千山万壑都充满了秋天的肃杀和风的怒吼。

“如君阅缙绅,异材杂蓬蒿”,诗人赞美友人如同阅读缙绅(官员)的著作,即使在众多平凡之物中也能发现非凡之才。

“我公廊庙姿,王室久勤劳”,赞扬友人的政治才能和对国家的长期贡献,形象地将友人比作能治理国家的大臣。

“只今天下望,北斗太山高”,表达了对友人在天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的肯定,将友人比作北斗星和泰山,象征其影响力和地位的至高无上。

“验君平生术,月胁窥秋毫”,进一步赞美友人洞察世事的智慧,如同在月光下能看清细微的秋毫。

“嗟余人世外,灵台关钥牢”,感叹在世俗之外,友人的心灵之门紧闭,难以轻易接近,体现了对友人精神世界的尊重和敬畏。

“行将侣白鸥,浩歌作远逃”,诗人预想自己将与友人一同远离尘嚣,以白鸥为伴,高歌远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已作华亭叟,月明水一篙”,最后以“华亭叟”自喻,表示自己已经像古代隐士一样,生活在月明水静之中,过着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氛围,以及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器之喜谈禅纵横迅辩尝摧衲子丛林苦之有诗见赠次其韵

彭侯惯法战,机锋吸西江。

衲子畏面目,望见投矛鏦。

丛林真一害,斯人喧此邦。

我虽耐矢石,貌抗心已降。

霜钟但摩挲,岂敢施微撞。

时来奋棘髯,剧谈对闲窗。

初见摇心树,久则摧幔幢。

遂使浇薄态,琢磨成敦厖。

吾志荷大法,君欲插手扛。

从来内外护,刘远名亦双。

斯道久破碎,百孔而千疮。

要当共补缀,追配能与庞。

形式: 古风

春去歌

杏子生仁桃叶长,西园日脚踰女墙。

墙阴娇语谁家娘,凉凉作队来采桑。

玉纤拾砾抵翠羽,莺燕笑语殊不忙。

吴蚕睡起未成茧,肺肠已作金丝光。

归来远山堆莫碧,无端野李娇春色。

辛夷花零愁更多,熏骨真香无处觅。

形式: 古风

赠云道

道人有奇骨,野鹤在鸡群。

十年江北南,高踪等浮云。

朅来□国生,纷埃涴衣裙。

西山绕漳水,玉涧连石门。

中有唐朝寺,禅诵度朝昏。

正当袖手去,坐对柏子焚。

君看市朝间,冻蚁环磨轮。

何当作高笑,视世一虻蚊。

形式: 古风

赠少府

每欲一醉竟未尝,今朝杯翠如桄榔。

须臾耳热仰天笑,气吞万里驹方骧。

何从人间有此客,杜门忽见车轩昂。

兴来对我弄弦索,妙观随指追文王。

绝学子云不汲汲,颇许叔度能汪汪。

何当万事付一笑,卧看天雨云飞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