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勤斋中丞

西南地控五溪遐,承诏单车往建牙。

出令蛮夷方企踵,从行琴鹤政忘家。

山围幕府秋回雁,霜落旌门晓聚雅。

故宅但瞻双戟在,迎归白旐拂江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陈勤斋中丞》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描绘西南边疆的壮丽景色和陈勤斋中丞的政绩,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句“西南地控五溪遐”描绘了陈勤斋中丞所管辖区域的辽阔与偏远,五溪之地,自然环境险峻,却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与文化。接着“承诏单车往建牙”则展现了他奉命前往边疆时的简朴与决心,以一辆轻车独自行至军营,显示了其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出令蛮夷方企踵,从行琴鹤政忘家”两句,通过“蛮夷企踵”的形象比喻,突出了陈勤斋中丞的政令之威,以及他带领的随行人员如琴鹤般高洁的品质,他们为了公事,甚至忘记了个人的家庭生活,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山围幕府秋回雁,霜落旌门晓聚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与军营的生活场景,山川环绕,雁阵南飞,霜降旌旗,晨光聚集,既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也寓意着陈勤斋中丞治理下的边疆安宁与秩序。

最后,“故宅但瞻双戟在,迎归白旐拂江花”两句,以陈勤斋中丞故居的双戟为象征,表达了对其功绩的纪念,同时“迎归白旐拂江花”则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希望他能像江花一样永远绽放,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陈勤斋中丞生前事迹的描绘,以及对边疆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其卓越的政绩与高尚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陶怡云深柳读书堂图

我如枯树托婆娑,爱见新条发旧柯。

往日读书真恨少,少年如子岂能多。

风轩百尺摇阴翳,云幌千秋对啸歌。

愿得隔窗斜倚听,立深飞絮覆阶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王孔翔香雪梅宴集图

渡江春尽冬初去,风雪寒山独闭门。

羡杀乌衣众年少,梅花时节又开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读书秋树根图

秋容自老君方少,昕夕披寻岁月长。

不识五车书就日,却须林叶几番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孔信夫舍人自扬州挐舟见访将自此适苏州章淮树观察邀与共观家伎因作此送信夫

樱笋成时燕入堂,当轩阴重草初长。

共扶白发三千丈,来看金钗十二行。

滟座玉船倾若下,指涂蒲席向吴阊。

明朝萍迹都成忆,耳识仍增记绕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