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

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微雨吹檐。

墨气花香共一帘。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

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减兰·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开篇“叶长钏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兰花叶片随风摇曳,仿佛佩戴着细长的饰品在轻轻颤动,形象生动。接下来,“数朵参差窥石缝”展现出兰花在石头缝隙中错落有致地生长,透露出坚韧的生命力。

“微雨吹檐”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暗示着兰花在雨后更加生机盎然。接下来的“墨气花香共一帘”则通过“墨气”和“花香”两个意象,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暗示画中的兰花墨色深沉,香气宜人,透过窗帘弥漫开来。

“同心并蒂”寓意着兰花的连理之美,如同鸳鸯般相依相偎,尾句“小印鸳鸯红压尾”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寓意,以小巧的鸳鸯图案装饰在兰花图中,增添了浪漫气息。最后,“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表达了对这幅兰花图的极高评价,认为它清洁无瑕,连一丝尘埃也不忍玷污,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对兰花的敬仰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兰花的细致描绘和意境的营造,赞美了潘惺斋的画艺以及兰花的高洁品质,体现了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福莲室女史嘱题秦淮校书斜倚薰笼图

鬓鬟云半堕,雀沉钿翠,凤横钗朵。

怯不胜寒,又听雁声飞过。

冷暖无人熨贴,但倦倚、纱笼残火。眠未可。

愁帘病阁,断肠功课。

扫眉才子多情,也宛转怜香,自题珠唾。

若作书生,还恐更痴于我。

欲访桃根艳迹,奈梦里、秦淮烟锁。深夜坐。

思量问伊知么。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齐天乐.题周莲舫际唐断云砚

叩门客返端溪棹,携来袖中云气。

种玉生烟,跳珠洒润,组织文情幽细。风回镜里。

认荷叶轻圆,暑晴香腻。

点笔成霖,出山心事定如此。

竹田新翠欲滴,正茶温酿熟,波动帘子。

墨晕浮凉,罗痕绉远,谁画潇湘秋意。清泉乍洗。

现一发遥峰,断霞鱼尾。薄醉吟诗,睡龙应唤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西湖月.题陈琴斋月舲双泛图有序

珠帘影挂银河,看万顷秋波,照成冰雪。

嫩凉乍引,钗纹露洗,鬓丝烟织。

青山空翠远,认镜里、眉痕新画出。

试听取、三尺琼箫,定有凤凰飞集。

勾留十载西湖,正独自疏狂,雾鬟轻别。

玉尊同泛,香弦偶语,让君高逸。

芙蓉都睡了,笑薄梦、游仙人未识。

但瞒过、几叶渔舟,更谁知得。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卜算子.魏塘面城小憩

烟袅柳丝长,风业帘波直。

一架荼蘼尚未花,倒影池塘碧。

昨夜雨帘纤,芳事愁狼藉。

水面轻萍载落红,春老游鱼惜。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