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寿诗”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威武的将领,其形象鲜明,气魄宏大。首句“双旌曾冠水犀雄”,以“双旌”象征将领的显赫地位,“水犀雄”则形容其勇猛无敌,开篇即展现出将领的非凡气势。
接着,“久向琅琊识巨工”一句,既点出了将领的功绩卓著,又暗示其深得人心,受到广泛认可。接下来的“宝剑暗笼关塞雪,玉堂高捲海天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宝剑比作关塞之雪,玉堂比作海天之风,不仅描绘出将领的英勇与豪迈,也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珊瑚鞭马趋铜柱,锦绣成云映彩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将领的辉煌成就与荣耀,珊瑚鞭马象征着其驾驭的军队如烈火般燃烧,铜柱则代表了征服的疆域。而“锦绣成云映彩虹”则以美丽的景象比喻其功勋卓著,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
最后,“千古声光钱尚父,又疑花下与君逢”两句,将主题升华至历史长河中的名将钱尚父,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并以“又疑花下与君逢”一句,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的空间,仿佛在花下与这位英雄相遇,感受其风采与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位英勇、智慧、深受敬仰的将领形象,展现了其不朽的功绩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崇高品格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