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杨汝邻明府

相见何须识姓名,居然到处水云清。

竹间风起僧犹语,池上莲开月正明。

银印栽花心自寂,玉壶作宦眼原轻。

此心一向怀君好,塞雁寒烟隔一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描绘了与世无争、心灵纯净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相见何须识姓名”这一句,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认为真正的相遇在于心灵的契合而非表面的相识。接着,“居然到处水云清”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竹间风起僧犹语,池上莲开月正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竹林中微风轻拂,僧人似乎在低语,池塘上的莲花在月光下绽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

“银印栽花心自寂,玉壶作宦眼原轻”,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他将官印比作花,暗示官职如同装饰品,内心却保持平静;将为官视为如玉壶般轻盈,表明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价值观。

最后,“此心一向怀君好,塞雁寒烟隔一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遥远,心中仍怀有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万肃庵宪使

椒酒长斟此日新,楚江云起粤城春。

气吞旸谷能窥日,手握阳和解袭人。

雾散海门无鳄渚,星寒瑞色有龙津。

三山老鹤群飞处,同向浮丘作诵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其一)

未得随师集雁班,喜闻安乐住青山。

白云万里归平陆,紫气千层护上关。

匹练且扶悬磴直,一身敢爱避人间。

明年一幅镰刀颂,持献峰头慰道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其二)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閒。

顽子尘劳师莫念,自将白发护颓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江若海北归

百粤风烟陆贾游,风流那似此归舟。

高名万里燕台月,客路三春白下楼。

解事鲁连还负气,重言季布自堪俦。

知君无限沧洲兴,目送仙帆意独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