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其二)

自是兵家贵伐谋,鏖锋擒敌未为优。

沈沈刁斗三更月,玉帐威行紫塞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翻译

这本来就是军事策略中的关键,智取敌人比直接搏杀更为优越。
深夜的刁斗声中,月亮挂在三更天,军帐中的威严在秋天的边塞传递。

注释

自是:本来是。
兵家:军事策略。
贵:重视。
伐谋:智取。
鏖锋:激烈战斗。
擒敌:俘虏敌人。
未为优:不是最好的方法。
沈沈:沉寂、寂静。
刁斗:古代军中用以报时的铜制器具。
三更月:深夜的月亮。
玉帐:华丽的军帐,常用来指代将帅的营帐。
威行:显示威严。
紫塞:泛指北方边关。
秋:秋天。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七首(其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大观。诗的内容主要围绕军事策略和指挥者的威严展开。

"自是兵家贵伐谋",诗人强调在兵法中,智谋的运用比直接的武力对抗更为重要,智慧的策划和谋略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鏖锋擒敌未为优",进一步指出仅仅依靠勇猛冲杀擒获敌人并非最高境界,真正的优秀在于能够在战略层面制胜。

"沈沈刁斗三更月",描绘出深夜军营中的场景,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夜间用来报时)的声音在寂静的三更月色下回荡,营造出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玉帐威行紫塞秋","玉帐"象征着帅帐,"紫塞"指边关,此句表达了主帅的威严在秋季的边疆地带得以施展,显示了军事行动的庄重与胜利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兵法哲理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指挥者运筹帷幄的智慧和战场上的威严气象。

收录诗词(126)

释大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七)

片段悠扬点太空,卷舒无地觅行踪。

业风有意相交辊,又复从龙过别峰。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四)

倒拈折箸搅沧溟,无限鱼龙暗里惊。

一笑机关轻捩转,东湖午夜月华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二)

天门日射黄金榜,宫殿晴薰赤羽旗。

四海九州齐入贡,春风又到万年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一)

三叠秋风古调清,移商换徵许谁听。

周郎一顾扬鞭去,云外数峰江上青。

形式: 偈颂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