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
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低。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
渐近界河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开篇即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荒凉景象,士兵们在严寒中换下征战的衣甲,而遥远的边关则是连绵的黄沙和一片片的白草。
接下来,"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低",诗人通过大雁的队形及羌人的笛声传达了对战争的隐喻,而狼烟(古代边塞上用于报警的信号)的微弱则映射出边疆的寂静与孤独。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一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造边境之间的和谐共生。荞花在露水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而古老的堤防则被清澈的蓼水所环绕。
最后,"渐近界河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展现了边境地带的特有景象。诗人通过对界河的描写,以及野生鸟类在道路两旁的啁啾声,强调了这里是内外分界的地方。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孤独,更蕴含着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不详
高韵出重城,林梢鹤梦清。
九衢方月晓,四野复霜晴。
会有神仙听,能无魍魉惊。
寒山深洞口,依约片云横。
回翔青琐已多时,四海归荣更是谁。
通籍禁中参凤阁,司言天上焕龙墀。
修文礼乐源何大,振笔云雷泽益滋。
若把王褒颂勋业,未如际会遇昌期。
闻说幽亭气象宽,何须基构入云端。
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
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
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
数家茅屋枕鱼矶,岁岁生涯在渺瀰。
鸡犬怪人奔竹径,儿孙逢客倚柴篱。
壁悬蓑笠残烟雨,门对溪山阅盛衰。
一曲新歌一船月,夜深来往碧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