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
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
湖波空上下,里闬已丘墟。
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曾经繁华但现在荒凉的景象。"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诗人以平展的树林和宽阔的大道作为背景,暗示这里曾是古代野王的居所,显现出昔日的尊贵与荣耀。然而,"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风貌已经改变,风烟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荒芜的原野和稀疏的草木,显示出衰败与凋零。
"湖波空上下,里闬已丘墟",湖水依然波动,但周围的村落已经成为了废墟,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最后一句"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馀",诗人感慨万分,无人能述说这里的过去,只有那历经六个朝代的沧桑,带来无尽的凄凉与历史的沉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亭顾亭林的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沧桑之美。
不详
绝顶干云峻,寒泉与穴平。
还同帝台味,不学陇头声。
夜雨遥源涨,秋风颢气清。
谁云蔗浆美,才可析朝酲。
禅客居山患不深,五峰幽绝杳难寻。
门前流水朝还暮,堂下閒云古复今。
月色有时依宴坐,秋声随处伴讴吟。
期师便作终焉计,忍负平生物外心。
寻彻灵潭第五源,旋攀萝茑至山巅。
寒声昔谓来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无时长蔽日,重岩不雨亦生烟。
临观已觉尘心尽,更欲凌云访列仙。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
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脩竹寄閒情。
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