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大鹏展翅飞翔在八方之地,但力量在半空中耗尽。
余下的风势激荡,流传万世,它在扶桑树上挂起衣袖(象征其壮志未酬)。
后人得到这样的故事,孔子已逝,又有谁能为之哭泣?

注释

大鹏:古代神话中的巨大鸟,象征着宏大理想或卓越才能。
振:振动,此处指大鹏展翅飞翔。
八裔:八方边远之地,形容范围广大。
摧:崩溃,此处指力量耗尽。
馀风:剩余的力量或影响力。
激:激发,激励。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象征着东方或远方。
挂石袂:挂在扶桑上的衣袖,比喻大鹏壮志未酬。
仲尼:孔子的字,儒家学派创始人。
亡:去世。
涕:眼泪,此处表示哀悼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临路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豪放的情怀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大鹏鸟,展现了诗人想要超脱世俗羁绊、翱翔于九天的志向和抱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因为即使是神话中的大鹏,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愿景。其中,“馀风”通常被解读为长风或大风,寓意着诗人的思想和精神将影响后世万代。而“游扶桑兮挂石袂”中的“扶桑”指的是太阳所出之处,即东方的大海,这里象征着诗人向往光明和温暖的极致追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传承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期望,以及对孔子(即“仲尼”)逝去的感慨。在古代文化中,涕泗(出涕)是哀悼之情的表现,这里反映了李白对于伟大先贤的敬仰和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个性和他那种对自由与永恒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南轩松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形式: 古风

南奔书怀

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形式: 古风

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阛。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