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园鹿

野性本难畜,玩习亦逾年。

麑班始力直,麚角已苍然。

仰首嚼园柳,俯身饮清泉。

见人若闲暇,蹶起忽低骞。

兹兽有高貌,凡类宁比肩。

不得游山泽,局促诚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生性难以驯养,玩耍习惯也越过了多年。
小鹿开始显得强壮有力,鹿角已经变得苍老坚硬。
抬头咀嚼园中的柳树,低头饮用清澈的泉水。
看见人若无其事,忽然跃起又突然落下。
这头鹿有高贵的气质,平凡的种类怎么比得上它。
如果不能在山林溪泽中游荡,被束缚的生活确实可怜。

注释

野性:指鹿的自然天性,不易被驯服。
玩习:玩耍和习惯,指鹿的生活习性。
麑班:麑是指小鹿,班是成长的意思,这里指鹿的成长过程。
麚角:麚是公鹿,这里指鹿角开始长成。
清泉:清澈的泉水,指鹿饮水的地方。
见人若闲暇:看到人时表现得很自在,没有恐惧感。
蹶起忽低骞:蹶起是跳跃起来,低骞是降落,形容鹿的动作敏捷。
兹兽:这头鹿。
凡类:普通的种类,指其他普通的动物。
局促:受限制,不自由。
诚可怜:确实可怜,表达了对鹿不能自由生活的同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一只生活在园中的鹿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开篇“野性本难畜,玩习亦逾年”两句,点明了鹿原本野性难以驯服,但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它已经开始适应了 园中生活。接下来的“麑班始力直,麚角已苍然”则形象地描绘了鹿的生长过程,其幼小的鹿角逐渐变得坚硬并呈现出成熟的颜色。

诗人通过“仰首嚼园柳,俯身饮清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鹿在园中自在地觅食和饮水,更传达了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存的情感。随后的“见人若闲暇,蹶起忽低骞”则展示了鹿对人类的警觉,它一旦发现有人就会迅速逃离,表现出它天性中的警惕。

在接下来的“兹兽有高貌,凡类宁比肩”中,诗人赞美这只鹿不仅外表高贵,而且与其他普通动物相比,更是独树一帜。最后,“不得游山泽,局促诚可怜”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这只被囿于园中的鹿的同情,它无法像野生状态下的鹿那样自由地徜徉在山水之间,这种局促感令人感到可怜。

整首诗通过对鹿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活在园中动物命运的同情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郊园闻蝉寄诸弟

去岁郊园别,闻蝉在兰省。

今岁卧南谯,蝉鸣归路永。

夕响依山谷,馀悲散秋景。

缄书报此时,此心方耿耿。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采玉行

官府徵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形式: 古风

金谷园歌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

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

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形式: 古风

雨夜宿清都观

灵飙动阊阖,微雨洒瑶林。

复此新秋夜,高阁正沈沈。

旷岁恨殊迹,兹夕一披襟。

洞户含凉气,网轩构层阴。

况自展良友,芳樽遂盈斟。

适悟委前妄,清言怡道心。

岂恋腰间绶,如彼笼中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