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砚叹

吾家石砚玄玉色,来自扶桑海中国。

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

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

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

水怪山精皆辟易,佐我为文写胸臆。

上探玄化与为敌,宣畅民彝辅皇极。

云雨布濩飞霹雳,倏忽变迁靡定迹。

谬致声名惊四方,招谤速侮不煖席。

其间损益两相?,砚也于余良尽职。

岂知万事不可料,昔者相亲今不得。

潼关群盗何大剧,窃瞰行人俟昏黑。

金钱虽失不足叹,此砚使我深痛惜。

我非玩物有偏爱,又非昧理苦蔽惑。

直伤美器不遇主,有似贤才受驱迫。

真卿奉使陷叛臣,苏武持节幽异域。

忠肝义胆贯天地,岂忍包羞污凶逆。

孔子春秋至谨严,细事不肯登简策。

大弓宝玉二物耳,特书盗窃惩乱贼。

我诛鼠辈恨无力,著作有心禆六籍。

何时见汝生羽翼,奋飞重来侍吾侧。

不然变化为星辰,照临下土常烜赫。

外物聚散如置奕,胡为念汝长戚戚。

君不见自我得之失无憾,不如萧公差达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失砚叹》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描述对一块珍贵石砚的失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慨以及对忠诚、正义和历史公正性的追求。

诗中首先描绘了石砚的珍贵与独特:“吾家石砚玄玉色,来自扶桑海中国。”它色泽深邃,源自遥远的东方,象征着稀有与神秘。接着,“荡摩日月露光精,吞吐波涛含润泽”则赞美了石砚的光泽与蕴含的自然力量,仿佛能映照日月,吸纳海洋的波涛,展现出其内在的丰富与活力。

“天生奇质为世用,海王龙伯不敢匿”一句,将石砚比作天赐之宝,不应被隐藏或忽视,暗示其在文化与艺术上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少时得之方外人,四座传玩皆叹息”描述了石砚初次被发现时的惊喜与赞叹,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二十年来亲翰墨,北走洙泗西梁益。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则强调了石砚作为书写工具的实用价值,以及它伴随诗人游历各地,见证了无数文字与思想的诞生,如同珍贵的宝石受到保护一般。

“水怪山精皆辟易,佐我为文写胸臆。上探玄化与为敌,宣畅民彝辅皇极”表达了石砚不仅在物质层面有价值,在精神层面也承载着传递智慧与道德的责任,帮助诗人表达内心世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在“潼关群盗何大剧,窃瞰行人俟昏黑”中遭遇了不幸,石砚被盗,尽管损失金钱不足挂齿,但对石砚的失去让诗人感到深深的痛惜。他并非因为对物品的偏爱而感到痛苦,而是因为担心美器不遇明主,好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使用。

最后,诗人以历史人物如颜真卿、苏武、孔子等为例,表达了对忠诚、正义和历史公正性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无力感,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石砚重逢,或是将其化为星辰,永远照亮人间。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寒藤阴壑悬风霜,刳皮捣骨收溪光。

银汉半边秋月白,璚台一幅春云香。

青旗翠纛湘潭竹,宝刀纤纤破寒玉。

束来十二碧琅玕,凤骨凝香冷盈掬。

吁嗟造化由天功,乃知制作归良工。

胶漆投情作鸾偶,卷舒怀袖生清风。

清风飘飘可人意,忽觉声名满天地。

南州溽暑恩爱多,只恐凉飙入庭树。

形式: 古风

红酒歌

田家八月秋秫黄,□肩满檐金穰穰。

西成万室喜登场,斗酒劳庆年丰祥。

天台山人传秘方,酿成九酝丹霞浆。

紫檀槽头秋点长,绛囊榨压甘露凉。

猩红颗滴真珠光,蓼花色比桃花强。

荐新设席请客尝,风吹桂花满屋香。

馔出肥鸡一箸肪,橙䂨蟹鲙双螯霜。

不须琥珀琉璃觥,不须太白力士铛。

我爱真率田家郎,磁瓯瓦盆罂木觞。

烂熳为我浇吟肠,新诗吐出云锦章。

醉来兴发恣豪狂,高歌起舞当斜阳。

出门一笑尔汝忘,大江东去烟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蕨箕行

并海饥民千百数,携锄上山斸山土。

蕨根巳尽斸不休,力绝筋疲未言苦。

屋头五日无炊烟,十步九却行不前。

全家性命系朝莫,弱子假息阿母眠。

昨日斸蕨仅盈斗,今日蕨根不满手。

但凭斸蕨保馀生,再拜青山感恩厚。

青山青山尔勿猜,明朝未死携锄来。

形式: 古风

海米行

海边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荠。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

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