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
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
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
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讲经完毕,准备回到山中的景象。开篇"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两句,以轻松自在的态度表达了对禅机的超脱和对世俗尘埃的放弃,"如意"比喻佛法或是禅定的境界,"真空"则象征心灵的清净与超然。
接着"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诗人与僧人共同欣赏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和星辰,"玉蟾"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金锡"则是对星辰的美好比喻,表现了对宇宙之美的赞叹。
"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山林与江畔交辉的画面。山中的松树和桂树在秋风中飘散着清新的香气,而江边的楼台在夕阳的照耀下映出金红色的光芒,勾勒出了一个既静谧又生动的自然景象。
最后"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两句,表达了僧人回到山中,继续其修行生活的意境。"曹溪"是指僧人的居所,而"野泉声在草堂东"则描绘了一幅僧人静坐于自然之中的和谐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禅学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的修行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不详
旅馆候天曙,整车趋远程。
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
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
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
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
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
为雨疑天晚,因山觉路遥。
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
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
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