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友生早秋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

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

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彤云即将消散,蝉鸣柳声仿佛秋天来临。
雾气消散,天空接近九重天,三伏天的暑热让人忧虑。
夕阳余晖洒落,经过一场雨后,沙滩上的水泡破碎。
再过十几天,我们将告别,各自踏上各自的旅程,任由自由发展。

注释

彤云:红霞或浓重的云彩。
蝉柳:夏日蝉鸣和柳树。
九霄:极高的天空,指天庭。
三伏:农历夏季的三个最热的十天。
霁:雨后放晴。
沙沤:沙滩上的水洼。
袪足:离开,远行。
分襟:分别时依依不舍,引申为离别。
自由:此处指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离后的感慨。首句“彤云将欲罢”透露出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彤云渐渐散去,预示着夏日将尽,秋意浓厚。蝉声在柳树间回荡,以其凄厉之音渲染出秋的氛围。

“雾散九霄近”则表现了早晨的迷雾逐渐消散,太阳即将现身,而“日程三伏愁”中,“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虑。

接下来的“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则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雨水中,波光粼粼,而远处的大海卷起高浪,冲刷着沙滩,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末尾两句“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在一个安静的时刻(馀旬,即夜晚或闲暇时光)解开衣襟,享受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这里既有对朋友离别后的孤独感,也蕴含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早秋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6)

唐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友人寓居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李少府别业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杨山人隐居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

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

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

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郑处士隐居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

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