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
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
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离后的感慨。首句“彤云将欲罢”透露出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彤云渐渐散去,预示着夏日将尽,秋意浓厚。蝉声在柳树间回荡,以其凄厉之音渲染出秋的氛围。
“雾散九霄近”则表现了早晨的迷雾逐渐消散,太阳即将现身,而“日程三伏愁”中,“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炎热天气的不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虑。
接下来的“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则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雨水中,波光粼粼,而远处的大海卷起高浪,冲刷着沙滩,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末尾两句“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在一个安静的时刻(馀旬,即夜晚或闲暇时光)解开衣襟,享受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这里既有对朋友离别后的孤独感,也蕴含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早秋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与情感寄托。
不详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
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
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
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
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
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
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