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其一)

灯笼忽尔笑咍咍,如何露柱亦怀胎。

天明生得白头女,至今游荡不归来。

这冤家,好归来,黄花与翠竹,早晚为谁栽。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意味的画面。诗人通过“灯笼”这一形象,似乎在探讨生命、存在与归宿的主题。灯笼“忽尔笑咍咍”,仿佛在欢笑,又似乎在嘲笑,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灯笼以情感与智慧,引人深思。

“如何露柱亦怀胎”,露柱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静默与坚韧,它不言不语,却孕育着生命,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无声中孕育着生机,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生命。

“天明生得白头女,至今游荡不归来”,这一句充满了神秘与无奈。白头女,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是生命中的某种不可预知的结局。她“至今游荡不归来”,既是对生命旅程不确定性的感叹,也是对追求与失落之间矛盾的深刻揭示。

最后,“这冤家,好归来,黄花与翠竹,早晚为谁栽”,诗人以一种戏谑而又深情的口吻,呼唤着生命中的“冤家”归来。黄花与翠竹,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它们静静地等待着,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又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归来。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问,也是对世间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灵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时间、归宿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洞察。

收录诗词(8)

释法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三首(其二)

归源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但了归源性,何愁方便门。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三首(其三)

露柱将来作木杓,旁人不肯任从伊。

木杓将来作露柱,撑天拄地也相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二首(其一)达磨见武帝

闲将一段秦川锦,裁作人间巧妇衣。

几度著来呈伎俩,暗中曲调少人知。

形式: 偈颂

颂古二首(其二)三顿棒

山藤六十轻分付,肋下三拳已太迟。

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